黄岩的黄先生在七月底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在当地小米之家购得一款小米MIX Fold 4折叠屏手机,期待着大屏阅读的体验。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两个月后,手机屏幕突然出现问题,显示发黑并伴有漏液现象,无法正常操作。黄先生声称手机从未遭受摔打或碰撞,对这一突发故障感到困惑。
他随即联系了小米的售后团队,手机被送往杭州检测。杭州的工作人员反馈称,屏幕两侧有微小痕迹,据此判断漏液系人为因素造成。黄先生对此结论持异议,认为问题可能源自出厂贴膜的划伤。因双方对损坏原因各执一词,维修费用的承担成为了争执焦点。小米方面要求黄先生自付约1790元的半价维修费,而黄先生坚称这是产品质量问题,应由厂家负责免费修复。由于双方未达成一致,手机维修被搁置,这让黄先生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不便,尤其是资料存取上的困难。
小米客服解释,根据他们的检测,手机铰链处有压伤迹象,属于人为损坏范畴,不在保修范围内,故需按保外维修处理。尽管出于用户体验考虑,小米已给出了五折的维修折扣,但黄先生仍未接受此方案,特别是考虑到他并未购买额外的碎屏险。
针对此类消费纠纷,律师建议,若消费者对损坏原因有异议,可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以科学界定责任。同时,律师强调,在送修任何电子产品时,与维修人员共同确认故障细节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明确维修责任归属。此外,消费者在购买前应详细了解产品的保修政策和服务内容,合理规划是否购买额外保障服务,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