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教授魏新河为何能成座上宾
近期,一位名叫魏新河的人士因虚构“辽宁理工大学”并自封为该校教授,参与了十多场遍布全国的学术活动而成为舆论焦点。随后,其真实身份为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员工的信息被揭露,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对此,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于7月4日发布通报,宣布已暂停魏新河的工作,并因其涉嫌招摇撞骗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学术会议通常并不直接带来经济收益,因此在参会资格审核时,重点在于提交的论文质量,对个人身份的验证相对宽松,导致此类虚构身份的情况较为罕见。一位与魏新河有过社交往来的知情者透露,魏新河的朋友圈常更新他在各学术会议的参与情况,同时,他还频繁发布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大学生涯规划等升学指导内容,以及组织学生参与高校研学活动的信息,这被认为是他提升个人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策略,以便更有效地提供升学咨询服务。
报道指出,魏新河在2022年内多次以“辽宁理工大学教授”等虚构身份出席不同领域的学术论坛,涉及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新闻理论及法学等多个方面。尽管“辽宁理工大学”并不存在,他仍使用各种变体名字及不同的学院职位参与活动,甚至在某些场合的发言被公开报道引用。例如,他在探讨李大钊初心使命的会议上发表文章,在阜阳师范大学的理论研讨会上露面,以及在关于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大运河文化遗产、共同富裕法治保障等多个学术研讨中均有发言或报告。
对于魏新河为何要冒充教授身份,一种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借助学术平台提升个人形象,从而促进其升学咨询服务的销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会议组织方表示,在接到魏新河的投稿时并未严格核查其身份,因为学术活动多为非盈利性质,参与者多为具有学术道德的高校教师,不期望从中直接获益。然而,这种宽松的审核环境似乎也为魏新河之类的个体提供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