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各单位定期职工体检的普及,被CT提示有器脏或组织结节的人越来越多,如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很多人担心:结节会不会恶化转变成肿瘤?发现了结节该如何消除呢?
中医如何认识“结节”
首先,目前由于CT、B超等设备的精度和分辨率的大幅提高,以前所不能见的小结节灶得以显现,这是造成结节人群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当今生活、学习、工作的快节奏,也容易引起各脏腑间的不平衡,而结节就是脏腑间不平衡的一种表现。
具有一些中医知识的人会认为,结节是爱生气引发肝气郁结所致,一旦肝气郁结,人就容易形成“结节体质”,这只说对了一部分。中医认为,结节的形成主要与气结、痰凝、血瘀有关,其中气结与肝的关系最密切。而肝主疏泄,即肝气具有舒展、升发的生理功能,就是说肝气的疏泄直接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怒是生气的外在表现,生气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人而不同,外向性子急的人往往表现为发怒,内向的、性子缓的人往往表现为生闷气,因此爱生气是会伤肝的,生闷气更容易引起肝气郁结。
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是可以出现结节的;若仅仅是气结,那出现的结节往往忽大忽小,变化不定,不易成形,临床表现为每次检查报告显示的结节大小、位置都不一样,或结节时有时无。只有当肝气郁结进一步发展,损及脾气,脾胃运化失司,出现痰凝;或母病及子(肝为心之母),损及心气,血行不利甚至出现血瘀时,结节才会成形,固定一处。所以,结节的形成大多以气结为先,痰凝血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