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数据显示,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80.6%的受访未婚青年坦言,因为催婚,很抗拒走亲访友,而面对无可避免的催婚催恋,59.2%的受访未婚青年会主动转移话题和注意力,53.0%的受访未婚青年会表现出佛系状态:对方说啥都表示赞同。
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来说,“逼婚的父母”大概可算得上是“新三座大山”之一。这些为了让自己子女早日结婚的父母,不仅挖空心思地安排相亲对象、去公园里摆摊一样打探消息(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甚至被Atlas Obscura一书收录为中国的“奇观”之一),甚至为了让子女早点结婚,会通过电话、微信等远程催婚,哪怕天涯海角。
有个女孩,父母为了逼婚,到她公司里坐着不走,她迫于无奈,于是和父母推荐的对象相亲结婚,但一个月后就离婚了。这当然是个悲剧,但让她感到奇怪的是,在她离婚之后,父母反倒也没催她再婚。她很难理解这种逻辑——是不是在父母眼里,一个成熟的女性只有在经历过婚姻(哪怕是失败的婚姻)之后,才算是成了一个正常的、被社会接纳的女性?
▲2014年9月27日,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内人头攒动,父母将子女的征婚信息贴在雨伞上。©图虫
▌中国的父母为什么焦虑?
如果从父母的心理着眼,他们这样行事的逻辑其实并不难以索解。很多中国父母身上都遗留着一种传统心态:如果子女没结婚生子,父母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大事尚未完结。有些人病逝前,膝下子女未婚,不免觉得自己尚未尽到责任,大事未了,死不瞑目;相反,儿女完婚,子孙满堂,他们就觉人生再无挂碍,至少自己已经圆满完成一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