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真主党之间的冲突历史悠久,近期的空袭事件再次将这两个宿敌推上了风口浪尖。据统计,仅以色列最近的军事行动就已导致黎巴嫩至少492人丧生,其中包括35名无辜儿童,这标志着自去年10月以来最为剧烈的暴力升级。随着真主党的介入,战火不仅没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造成成千上万的黎巴嫩人流离失所。
这段恩怨始于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同时也是真主党成立的契机。以色列针对巴解组织在以南的活动采取军事行动,虽然成功驱逐了巴解组织,但其在黎巴嫩的行径,尤其是贝鲁特难民营的大屠杀,激起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真主党,在伊朗的支持下,作为代表被边缘化的什叶派群体的反抗力量迅速崛起,通过在黎巴嫩南部和贝卡谷地的广泛招募,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民兵队伍。
从1980年代初开始,真主党参与了多次针对外国驻军的袭击事件,其中1983年对贝鲁特法美军营的攻击尤为瞩目,导致数百名维和人员死亡。这一系列行动虽遭到国际谴责,却也巩固了真主党在对抗以色列中的地位。至1985年,以色列军队被迫撤出大部分黎巴嫩领土,但仍通过南黎巴嫩军保持对边境地带的控制。
进入1990年代,真主党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同时其军事能力也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不断增强,如1993年的“问责行动”和1996年的“愤怒的葡萄”行动。2000年,以色列在真主党的压力下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这一胜利极大提升了真主党的地区影响力。
2006年,因真主党俘获两名以色列士兵,引发了长达34天的激烈冲突,双方伤亡惨重。随后几年,真主党在叙利亚内战中的参与进一步扩大了其军事影响力,同时也深化了与伊朗的关系。到了2023年,加沙冲突再次点燃了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战火,真主党的介入使得冲突复杂化,双方紧张关系再度升级。
整个历史脉络展现了双方长达四十多年的冲突与对抗,每一次交锋都是双方力量对比和战略意图的体现,而平民的苦难则成为了冲突中最沉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