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业界出现了值得关注的趋势:多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宣布提前停止部分理财产品的运营,并有多家行业领头企业密集调低了其产品业绩的比较基准。据统计,直至五月底,本年度已有958款净值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3款,增长比例达到13.91%。专家观点指出,理财公司调低业绩基准下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理财产品业绩方面的压力。
例如,民生理财与中邮理财分别在6月13日和6月11日发布公告,宣布将提前终止各自旗下的特定理财产品,原因为底层资产提前到期及市场利率下滑影响未来运作,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交银理财、信银理财、广银理财等其他几家公司也采取了相似措施。此外,华夏理财因产品规模缩减也提前结束了部分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数量有所上升,但这并不直接反映产品业绩不良或管理问题,而是市场机制下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正常调整。
与此同时,多家理财子公司对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下调,如民生理财某产品的基准从3.7%-5.3%调整到3.1%-4.0%,青银理财的某些产品基准也有所降低。这一变动主要受底层资产收益率下降影响,尤其是债券类资产的收益减少,使得依赖这类资产的理财产品难以维持以往的高收益水平。理财子公司通过调低基准,旨在应对资产端的压力并适应市场利率下行的环境。
尽管如此,分析显示,业绩基准的下调并不必然导致实际收益减少。事实上,根据普益标准最新数据,今年5月,封闭式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实际兑付收益普遍呈现上升趋势,显示出理财公司在调整策略后仍能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升客户的投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