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虽小,却极为危险且传染性强,影响全球约2.96亿人口,每年造成约百万生命的逝去。该病毒悄无声息地侵袭肝脏,往往直至引发肝硬化或癌症才显现症状。当前治疗手段主要针对其聚合酶(Pol)蛋白进行抑制,但需终身服用且无法根治。洛克菲勒大学Charles M. Rice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近期在《细胞》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HBV的新型作用机制,有望开启治疗新途径。
这项研究由莱斯大学病毒学与传染病实验室的研究助理教授比尔施耐德主导,他表示现有抑制剂仅能缓解病情,无法彻底清除病毒。深入的基础科学研究则可能指引出全新的治疗策略,为此团队决定深入探究HBV的本质。
HBV基因组结构紧凑而独特,超过一半为重叠阅读框架,意味着同一段核苷酸序列可编码多种蛋白质。这种精妙设计要求病毒严格监管各框架间的相互作用,以防微小变异导致全局性灾难。尽管如此,HBV仍展现出适应不同宿主和环境的灵活性,广泛感染人类及众多鸟类、哺乳动物。
HBV如何在遗传保守性与适应性间保持平衡,尤其是如何处理重叠框架的复杂互动,一直是未解之谜。Pol蛋白作为病毒复制的核心,因体积庞大且功能多样,成为研究焦点。施耐德团队利用去年开发的RNA传递技术,成功分离重叠框架中的蛋白功能,首次清晰揭示了Pol蛋白的工作机制。
通过深度突变扫描技术,团队检测了Pol蛋白内几乎所有的变异可能性,意外发现其末端对特定氨基酸——脯氨酸的严格依赖。脯氨酸能减缓负责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速度,甚至造成暂停,这一现象可能帮助Pol蛋白正确折叠并高效结合目标RNA。
该研究不仅阐明了Pol蛋白如何优先识别并复制其原始RNA的机制,还为干扰这一过程、探索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如何利用这一机制,以期开发出针对HBV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