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西城区,珊珊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家里的厨房下水道堵了。她在某平台上找了一家收费100元上门维修的公司,本以为只需用一瓶疏通剂就能解决问题,但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维修师傅使用了八瓶疏通剂,总计花费了1500元才成功疏通下水道。珊珊描述道,维修师傅使用的疏通剂没有品牌,只是一个大桶,而一瓶疏通剂的售价竟然达到了180元。然而,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下水道疏通剂”,排名靠前的产品价格大多只有十几元一斤或一升。这让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被“维修刺客”所害。事实上,珊珊的经历并非个例。在第三方投诉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类似的消费者遭遇“维修刺客”的案例屡见不鲜。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的陈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他家中一间卫生间地板瓷砖渗水,于是在某生活服务平台上搜索“水管漏水”找到了排名第一的商户。维修师傅对水表和水管进行了检测后表示没有问题,但却收取了200元的检测费。
随后,维修师傅称渗水是由于另一个卫生间的马桶抬高平台导致的,并提出使用新型的纳米防水注胶解决问题。不过,当陈先生询问具体价格时,维修师傅却回答“不知道”。最终,维修师傅使用了大量注胶,并以14000元的费用收取。陈先生事后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发现有许多人遇到了相似的情况,投诉信息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高达近5000条。在这些事件中,消费者成为了“维修刺客”的受害者。他们被迫支付高额费用,而且往往没有收据或施工资质作为依据。这引发了人们对于维修行业不规范乱象的担忧。受害者们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遭遇,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谴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方面,一些维修师傅借助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对于维修知识的匮乏,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一些平台未能对维修师傅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和审核,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似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