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近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后,导致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除了备受关注的总和生育率下降,生育推迟现象也不容忽视。
自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初婚推迟趋势越来越明显,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均不断提高。在婚内生育占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婚姻推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生育推迟,并通过减少生育的妇女人数、降低高孩次生育的可能性等影响生育水平,在过去二三十年里,中国女性平均生育年龄逐渐提高,一孩和二孩平均生育年龄分别从2000年的24岁左右和28.80岁提高至2010年的26.65岁和30.80岁,女性平均生育年龄的提高在时期生育水平的下降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婚育推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近期,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张现苓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盛亦男发表在《人口研究》上的一篇论文,使用1990-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全国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等数据,并引入城乡、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维度对人群进行细分,揭示出婚育推迟现象背后的许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