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铮,这个曾在汶川大地震中感动全国的“敬礼娃娃”,今年已18岁,身高也蹿到了185厘米。
时间回到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北川灾区的一片废墟中,时年3岁、左臂受伤被埋20余个小时的小郎铮获救。当时,他躺在一块用小木板制成的临时担架上,用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这一幕,通过照片和影像迅速传遍全国,也成为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如今,15年过去,郎铮已长大成人,并顺利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他告诉记者,“
我准备报考北京大学,以后从事公务员之类的工作,为人民服务,不辜负那么多关心我、帮助我的人。”
谈理想——
想报考北京大学
未来想当公务员,为人民服务
查成绩时,郎铮的爸爸妈妈有点儿小紧张。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郎铮,则显得比较淡定。当电脑上显示出成绩的那一刻,全家人都很激动,郎铮总分637。其中,语文129,数学126,英语143,文科综合239。
“跟我自己预估的分数差不多。志愿准备填报北京大学,因为我喜欢历史、国际政治,专业方向也准备填这个。”郎铮说。
“考个好大学,才能不辜负那么多关心我、帮助我的人。”郎铮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他想从事公务员之类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回报社会对他的关心关爱。
地震发生至今,媒体一直持续关注郎铮的每一步成长——他并没有在“敬礼娃娃”的标签下裹足不前,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很好,父母以及外公外婆对他的要求也都很严格。“我们从来不担心孩子学习不主动或者叛逆。因为在他心中早已种下一颗种子,那就是用实际行动感恩。”郎铮的爸爸郎洪东说。
郎铮告诉记者,他曾被地震的阴影笼罩了很长一段时间,遇到刮风下雨都害怕,上厕所也不敢关门,直到9岁以后才慢慢好起来。15年来,他和家人一直记得帮助过他们的所有人,感恩也成为他人生中的第一课,“感恩,是我们所有遭受地震灾难的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两个字。”
谈学习——
喜欢政治历史选了文科
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的方法和节奏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郎铮一直就读于绵阳东辰学校。高中分科时,因为喜欢政治、历史,他选择了文科。这次的高考成绩,在他看来还算理想。
郎洪东向记者介绍道,自己一直在北川上班,妻子去年才调回绵阳,以前夫妻俩都是周末回绵阳的家,陪伴儿子两天,平时主要是外公外婆在照顾郎铮。对于郎铮的学习,他和妻子几乎没有操心过,“儿子有自己的规划。”
对于高中阶段的课程,郎铮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郎铮说,每次上课前,可以先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一是浏览大纲,明确重点和知识架构;二是看自己还有哪里不是很懂,老师讲课时就着重去听讲解,“认真听讲很重要。”
同时,平时还要多做练习题,比如标准题和高考题,理清思路和语言规范。在复习阶段,要讲求复习顺序,分清轻重缓急。
“另外就是要劳逸结合,调整好心态。心态最重要,但每个人调节的方式不一样,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决定。”郎铮说。
谈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