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彪每经编辑:王月龙,陈星,盖源源
强风暴“尤尼斯”席卷西欧,英格兰阵风破纪录;南非东部遭遇近60年来最强降水;夏季极端高温“炙烤”北半球……
2022年,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曾被认为是罕见的高温、干旱、暴雨等极端、异常天气越来越日常化。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风险,已经成为重大全球性挑战。
目前全球达成共识的是,极端天气缘于全球气候变暖,而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人类一方面在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也在适应气候变化。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非常深远,气候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
未来极端天气是否仍会频繁出现?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精准度?如何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
这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关注。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回答了以上问题。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未来中国极端暖事件将增加
极端冷事件将减少
NBD:近几年,极端、异常天气多发频发,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兴赢:
极端事件的发生与当时特定的大气、海洋等动力—热力异常状态有直接关系,气候变化在一些极端事件的变化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指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和大多数地区极端高温增多、增强的主要驱动因子。
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全球多个区域遭受的极端热事件甚至突破历史记录的高温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背后的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气候平均状态的持续变化,有利于某些极端事件增多变强,如平均温度的上升为极端高温的发生提供了更有利的基本条件。而随着变暖,大气持水能力会增加,有利于极端降水强度的增强。
NBD:未来一段时期内,极端天气仍会频繁出现吗?
张兴赢: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在高排放情景下,至21世纪末升温幅度可能达到6.5℃(3.2℃-8.7℃),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将增加18%(8%-4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