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到2035年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要上三个大台阶:
第一,人均收入达到13200美元,成为高收入国家;
第二,人均收入达到2万美元,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第三,人均收入达到3万~4万美元,平均3.5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
2021年,我国人均收入达到12500美元,非常接近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标准(2020年标准是12696美元)。这个标准是动态调整的,每年增长4%左右。今年中国实际增速放缓,汇率下调,与高收入国家门槛距离很可能拉大。
到2035年,中国人均收入要达到3万~4万美元的水平,意味着这期间人均收入水平要翻1.5到两番。按照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取决于三个变量——经济实际增速、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之差(即国内通胀或者GDP平减指数)和汇率变动。这段时期经济平均实际增速不低于4.7%,我国人均收入到2035年才能翻一番。
假定这一时期通胀水平相对平稳,在2%左右,那么就要重点关注汇率变化。我们研究团队初步测算,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购买力平价指标,现阶段,我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约为14682国际元,相当于日本1975年、德国1971年的水平。在此后的16年,日本和德国都经历了经济中速增长和汇率快速升值的过程,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快速上升。1995年左右,日本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国,相当于美国的1.5倍。但在两个国家驱动收入增长的因素中,汇率贡献都明显超过实际增长贡献,特别是德国汇率升值贡献达到2/3。
中国大致进入了相同的增长阶段,有关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和借鉴。汇率变动是一个复杂问题,从长期看,最重要的变量是劳动生产率,或者说全要素生产率。当然,日本、德国当年汇率大幅升值是有特殊条件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几年中国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