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和工信部围绕防疫连出新规后,人们纷纷猜测这些新规的政策指向是什么。不能不说,近日的信息有些复杂,让人们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测。此时此刻,我想着重提醒:各地制定政策不能只看互联网上一段时间里的同一类主导性发言,把中国老百姓的真实意愿想简单了。公众现在整体上就是同时有两大诉求,一是要加快恢复经济和相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二是要继续有效控制住疫情,不能出现大规模的感染反弹和局面失控。如果有哪个地方的官员认为接下来只根据短期信号做好其中的一项,或者说可以重一项轻一项,然后就能既对上交差,也让公众满意,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前舆论最集中抱怨的是过度防疫,人们尤其对这些情况批评最多:一是大范围封城封区而且长时间封;二是在低风险地区之间异地流动遭到强制隔离,或者根本就不让出省出市;三是经济遭受打击,降薪裁员和小企业倒闭的情况越来越多,接下来的生活预期变得暗淡;四是封小区、集中隔离、强制核酸的做法过于激进,阔面缺依据,等等。
上述抱怨基本占据了互联网空间,是因为我们国家总体上还是控制住了疫情,全民的感染比例非常低,个人的感染风险也很小,因而公众的不满更多集中到了抗疫工作的缺陷、不足和它们带给自己的麻烦事上。
与此同时,网上要求防疫“放开”的声音越来越多,不过我想特别提醒,很多人所主张的“放开”是指应停止执行科学依据不足的过度防疫措施,而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躺平”,因此要求达到西方放开水平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人,各地千万不要被“放开”的字面意义误导甚至迷惑。彻底放开不是中国社会大多数成员不加犹豫的冷静诉求,至少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肯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