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布文章《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其中主要谈及了三个方面,包括稳健货币政策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稳定、稳健货币政策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稳健货币政策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文章指出,在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发达经济体通胀持续攀升的情况下,我国保持物价稳定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因素。
2022年1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6%。2022年1月美国CPI同比涨幅为7.5%,创四十年来的新高,已连续9个月超过5%,欧元区CPI同比涨幅高达5.1%。对比之下,我国在应对疫情以来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在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不搞大水漫灌,货币政策的前瞻性、自主性、稳定性增强,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的信任度提升,居民通胀预期平稳,没有受到发达经济体高通胀的影响,物价保持稳定。
“在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文章指出,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受住了重大外部冲击,弹性明显增强,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率平稳既是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体现,也为稳定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运行做出了贡献。
文章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在应对疫情冲击时,我国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既不搞量化宽松,也不搞零利率或负利率,而是坚守币值稳定这个根本目标。这既避免了严重通货膨胀干扰经济增长,又使得我们在经济遇到下行压力时有条件、有空间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应对。事实证明,币值稳定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最根本的货币金融环境。
“近年来,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跨周期设计,完善激励相容机制,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提升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文章表示。
文章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际看,全球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主要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加快,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加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短期仍然存在,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下一步,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灵活适度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未来我国有能力、有条件可以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和国内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通胀总体稳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
(编辑 崔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