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广袤的农业农村,正在经历快速的现代化转型,来自政府、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力量,依旧在不断投入,也在不断探索和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乡村自己的发展力量?
在河北省张家口已帮扶3年的碧桂园社会责任经理王小帅,也在寻找更多的途径。在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镇,这个县最边上的镇,他和他的同事们,尝试新的帮扶方式,寻找新的乡村发展机制。
12月9日,王建军的大棚里,王小帅(右)和王建军商量未来的发展计划。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一个致富带头人的脱困
2021年12月9日,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东卯镇井儿沟村外,一片连绵的蔬菜大棚,在山间的平坦处绵延至很远。
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已经降到0℃以下,大棚间的积雪,很久都没有化尽。棚膜外面覆盖着厚厚的棉被,为棚里正在生长的蔬菜提供保护,小部分没遮住的地方,露出崭新的蓝色棚膜。
棚膜都是新换的,今年7月的一场冰雹,把原本的棚膜打得千疮百孔,80多个温室暖棚、30个春秋棚无一幸免。“损失惨重。”大棚的主人、一家名为君缘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建军说。
12月9日,王建军在他的大棚里告诉记者,今年他遭遇了生平最大的冰雹,也赶上了菜价最好的时候。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王建军是井儿沟村的村民,以前一直做木匠,2009年,有人在他们村租地种菜,建起了大棚,后来,租地盖大棚的人不干了,王建军就把这些大棚租了下来。
100多个大棚投入巨大,而生产的风险更大。“一亩地左右的大棚,光棚膜就得3000元左右,还有苗、肥料、人工等,但市场价格无法预测,能否收回成本,全凭运气。”王建军说,价格最低的时候,整棚蔬菜只能扔了,“卖菜的钱,还不够雇人采收的成本。”
天灾是更加难以应对的麻烦,比如今年7月的冰雹,100多个棚被打坏了,使用寿命3年的棚膜,一夕之间成为废品,损失近30万元。
棚膜补不上,影响的不仅是王建军自己,还有数十位在合作社就业的村民,王建军告诉记者,大棚里长期雇佣着10多位村民,农忙的时候,这个数字可以达到40。
冬季蔬菜生产很快就要开始,棚膜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王建军和几十位员工的收入。
一笔来自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的15万元帮扶资金,帮助了王建军,新的棚膜很快换上了。“冬季蔬菜生产基本没受到影响,赶上了菜价最好的时候。”王建军在一座芹菜大棚里说。青翠的芹菜有齐膝高,已经接近长成,再有一段时间就能收获了,王建军告诉记者,芹菜的产量为8000斤到9000斤,而当前市场上的价格每斤接近2元。
“今年碰上了从未见过的冰雹,损失惨重,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价格,幸好得到了帮助,没有错过。”王建军说。
后发村庄更需要帮助
王建军得到资金帮扶,来自于碧桂园的一项产业帮扶政策。
王小帅告诉记者,从脱贫攻坚开始,碧桂园就建立了多种方式综合的帮扶模式,产业帮扶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2021年,乡村振兴进入快车道,在政府层面,原有政策依旧保持着连续性,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来自企业的帮扶力量,同样没有停止。王小帅这样的帮扶者,也在探寻更好的帮扶方式、寻找更需要帮助的人。
东卯镇位于赤城县东南部,和北京延庆挨着,从东卯镇到延庆,只有20多公里,开车半小时左右。而从东卯镇到赤城县城,则有60多公里,开车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
隶属于赤城县,却又处在全县最边缘的地理位置上,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东卯镇的发展都是较为滞后的,工业匮乏,农业产业也很难发展。
“我们这里的土壤很好,但以前产出很少,大部分种点儿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王建军告诉记者,“以前很少种经济作物,销售很难,包括蔬菜,种出来没人收,要让农民自己找地方去卖,太难了。”
像君缘蔬菜合作社这样的农业产业,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建设起来的,王建军告诉记者,他负责的合作社中,30多个农业大棚,是脱贫攻坚中建设起来的扶贫产业。“这些年慢慢发展,比以前好了很多,最起码销售的问题不发愁了,因为种得多,所以现在已经有人来收了,在地头就可以卖掉。”
12月9日,东卯镇井儿沟村的蔬菜大棚。今年7月的冰雹中,这些大棚受损严重。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