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作为北京市教育机构聚集的海淀区,“双减”工作备受社会关注。记者12月15日从海淀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淀区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9月底已实现无证机构动态清零。有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296址减至93址。
海淀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通过线上直播模式举行。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海淀17家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营转非”重新登记
海淀区教委主任王方介绍了海淀区“双减”工作的情况。海淀区校外坚持“治乱、减负、防风险”,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持续加强执法检查,精准实施分类治理。9月底已实现无证机构动态清零。有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296址减至93址。17家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营转非”重新登记。
一方面是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另一方面,海淀区力求“把钱管住”,加大资金监管力度。海淀推出“一课次一消”和“风险储备金”资金监管模式,12家银行与127家校外机构签订了资金监管协议,监管资金总计约5.8亿。7家机构承诺实行“先培训后付费”。同时,海淀区向社会公布第一批13家白名单机构的监管账户信息。
“我们还全力做好机构风险防范处置。专班综合分析‘接诉即办’案件;制定风险处置流程图,对‘爆雷’机构实行‘挂图作战’。”王方介绍,海淀区还设置群众接待点及时接待和处理来访人员。区市场监管局对有潜在风险学科类机构实施登记管控;区人力社保局建立欠薪裁员风险企业重点监控名单,妥善做好被裁员工的补偿、安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