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安徽阜南县许堂乡邰庄村,农场主刘向前在自家的麦田里,发现了零星长着黄色条斑的小麦叶子,这是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种田多年的农人们,对这种可能给小麦造成巨大损失的疾病格外敏感,但只要发现,相应的防治手段会非常熟稔,短时间内,数百亩小麦全部打了一遍药。警报拉响,行动范围迅速扩大,在更广袤的田野里,来自市、县、乡的农业技术人员,纷纷进入小麦田中,调查条锈病的发病情况,指导农户打药防治,那一段时间,乡间田野的空中,到处都能看到飞行的植保无人机。12月上旬,刘向前告诉记者,今年夏天条锈病大暴发,但发现早、防治早,几乎没有造成损失,他盼着这种好势头能在2022年继续上演。
小麦条锈病单个病斑。受访者供图
一年6000万吨粮食“虫口脱险”
包括复种,全国每年的播种面积超过20亿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占绝大部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7.5亿亩,这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病虫害的防治。2020年9月,我国公布了17种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其中大部分病原和害虫的主要侵害对象是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
在小麦中,条锈病、赤霉病、蚜虫,就是一类重大病虫害防治对象。近几年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则给玉米带来严重的威胁。在水稻中,北方水稻主要面临着稻瘟病的危害,南方水稻还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
在和病虫害战斗中,是否能占据上风,直接影响着一年的收成。
这些病虫害,并不是每年都会全部暴发,在2021年,我们与之战斗的主要对手,是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南方玉米锈病、稻纵卷叶螟等,还有常发高发的小麦蚜虫。
卷叶是稻纵卷叶螟危害的典型症状之一。受访者供图
一组来自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水稻病虫害年平均发生面积为12亿多亩次,采取防治措施的面积为19亿多亩次。在小麦中,平均年发生面积为8亿多亩次,防治面积为11亿多亩次,玉米年平均发生面积为7亿多亩次,防治面积为6.4亿多亩次。
值得注意的是,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不可能完全避免,只要发生,多少都会有损失。而覆盖面积庞大、效果明显的防治措施,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样来源的数据显示,通过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在三大主粮中,每年至少可以挽回近6000万吨的产量损失,即便如此,仍有近1200万吨的实际损失。
6000万吨粮食“虫口脱险”是什么概念?2021年,河南省的粮食产量仅次于黑龙江在全国排名第二,6544万吨。我们几乎是从虫子口中夺回了全国产粮第二大省的全部收成。
被阻断的草地贪夜蛾扩张路
2021年7月,江苏徐州一家农场中,几位农技人员正在为种植者做技术指导。田间的玉米叶上,有明显的虫洞,“这是玉米螟的典型症状,可以用无人机喷施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的方法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虽然并未列入全国17种一类病虫害中,但在很多地方,被列入地方二类病虫害。2021年,玉米螟在多地发生,安徽阜南县植保植检站在7月14日发布的一份病虫情报显示,当地春玉米一代玉米螟虫田率100%,平均被害株率4.76%、最高8%,灯下虫量较去年同期偏高,总体发生率中等偏轻,预计发生面积30万亩。该虫情预报还列明了不同时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期,一份来自江苏如皋农技推广中心的病虫情报,不仅公布了玉米螟的情况,还公布另外一个“王牌”害虫——草地贪夜蛾的情况。
情报显示,当地监测点“5月25日诱成虫1头,7月8日开始再次见成虫,7月8日至8月3日自动测报数据累计诱蛾量42头”。
草地贪夜蛾,这个2019年入侵我国的害虫,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已经快速入侵、定居并在春季往北迁飞,成为大众瞩目的重大农业害虫之一。
作为外来物种,入侵之初因在本地缺乏天敌控制,一旦定居繁衍暴发,危害可能比原产地更大。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王振营告诉记者,为应对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全面系统监控草地贪夜蛾的发布动态,农业农村部还制定了“三区四带”布防图,层层布防,延缓草地贪夜蛾北迁的速度,最大限度减轻玉米主产区的防控压力。
2020年6月,王振营和同事在广西南宁调查玉米抗草地贪夜蛾试验结果。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