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宇牵头完成的“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天宇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这个项目时说,通俗一点,可以将自己的工作理解成“不断地收集玉米种质资源,发掘有用的材料”。这短短的十余个字,就是科学家埋头在玉米地里的二十年。“优异玉米种质资源的挖掘永无止境。”他说,种质资源的挖掘,是给育种工作提供材料基础,好比育种家们要做一盘好菜,而自己,就是那个“备菜”的人。
王天宇研究员在田间筛选抗病抗旱自交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供图
收集、挖掘优异种质资源就是为育种“备菜”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也是从这一年起,玉米成为了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并不是玉米的原产国,在它约500年前传入中国前,玉米已经在南美洲被驯化了几千年。
“在中国,玉米的产区分布非常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王天宇说,对于一个非原产国来说,玉米的种质资源的挖掘是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的,“一方面需要有尽可能多的种质资源去满足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另一方面玉米在我国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相对而言非常有限。”在过去20年里,王天宇的工作,就是在压力面前完成这个挑战。
科学家们将种质创新称为“前育种”,具体解释起来,就是将那些育种不易利用的种质资源变成育种好利用的材料,把不适应的外来种质改良成本地能利用的育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