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沉迷游戏造成的社会问题屡屡出现。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亿,占青少年网民的66.5%。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建议,加强儿童游戏产品的准入监管,实施分级管理,制定国家标准,建立统一的防沉迷平台,整体接入公安实名系统验证。
青少年游戏用户超2亿,保护机制有优化空间
据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预计国内游戏市场实际营销总额为27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继续保持较快增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亿,占青少年网民的66.5%,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日趋低龄化。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表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主要在于影响身心健康、影响道德认知与正常学习、遭遇网络暴力及色情侵害、损害虚拟人格构建、诱发刑事犯罪等方面。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认为,相比日韩美等其他国家主要依靠游戏分级制度、少数国家实行游戏实名制等做法,我国2019年出台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产品、相应管理功能设置、提供游戏服务时间限制、游戏消费限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目前,许多游戏企业响应国家要求,各自建立起了如健康系统、防沉迷系统等未成年人保护平台。但朱永新认为,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落地标准,行业数据不互通、家长责任意识薄弱等,这些保护机制和规则仍存在优化空间。“如实名注册,有的企业率先接入了公安实名系统验证,虚假身份信息无法通过,有的则没有。”
加强儿童游戏产品的准入监管,实施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