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事典藏》新书发布会 http://www.wlchinahn.com/news/list/3930/
说起中国的文物艺术品经营,北京和上海都是绕不开的地域,一个是政治文化中心,一个是经济最发达地区,都具有厚实的文物艺术收藏传统。作为文物艺术的经营重镇,上海开启了中国艺术品专业拍卖之先河。
从晚清民国在上海形成的国内收藏“半壁江山”,到最近叫大家津津乐道的1993年朵云轩“第一槌”;从龙美术馆的创新发展,到上海大剧院画廊的首创……上海文物艺术收藏拍卖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近日,作为“文化产业经典案例丛书”之一,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组织策划、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盛世典藏——改革开放年代上海收藏业集萃》面世,全书以30余万字篇幅描摹了改革开放年代,在经济、文化双重发展的背景下,上海收藏业和艺术品市场所经历的改革、创新和变迁。
《盛世典藏》书封
收藏以及相关的艺术品市场,其产业链由供给、中介、需求、艺术品及其价格等诸多要素构成。《盛世典藏》从拍卖、艺博会、画廊、古玩城、非公美术馆、艺术家、收藏家等方面选取了八个典型事例,包括朵云轩的拍卖第一槌、龙美术馆的创新发展、上海大剧院画廊的首创及上海艺博会等,分别反映上述要素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并以一篇概述介绍了上海收藏业经历的晚清民国、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三个时期的历史演变,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阐述了艺术市场的形成及其在推动文化艺术创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书中部分拍品信息
“这本书呈现的面向是全景式的,从拍卖、异国会、画廊,乃至古玩城、非公美术馆、艺术家、收藏家尽在其中,研究含量非常高,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大家可以在书中读到很多详尽的表单和非常专业的坐标图。”6月5日举行的新书首发座谈会上,上海交大出版社总编辑李广良表示,该书令人信服地论述了艺术品市场的形成,以及在推动艺术创作、文化创意产业和促进就业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李广良说:“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这本书讲好了海派收藏的故事,尤其是其中‘世纪华人收藏大会’章节,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其创始、曲折、成就还有奇遇。这些故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开山之功确实是功不可没,必须看到我们今天仍然在享受着其余庆,而且也相信放到大历史中来看,即便是在异代也会遇到为之赞赏者。”
“所谓‘盛世’是我们整个国家在文化产业史无前例的一次大的发展,这个发展,上海的文化产业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说,“在完全不具备的条件下我们自己创造了条件,比如当年的朵云轩第一槌,应该说是在我们国家收藏和拍卖历程中是惊天动地的,开风气之先。我还特意去请教了收藏拍卖界的几位前辈,他们都回忆说这个意义极其巨大。”
朵云轩经营的文房四宝在海内外一直享有盛誉,深受书画家推荐,其丰富的文物艺术品特别是中国书画藏品及起经营轶事成为人们久久传颂的谈资。1992年,朵云轩拍卖公司在浦东成立,次年获批文物拍卖资质。
在筹备拍卖公司的过程中,书画和鉴定大家谢稚柳先生题写了公司招牌,他还和程十发、马承源、汪庆正共四位先生一起担任了公司的首批顾问,后来追加了陈佩秋和刘旦宅两位先生。
1993年2月20日,朵云轩在静安希尔顿酒店举行了拍卖公司成立大会。公司当时编制15人,实际员工仅总经理祝君波、副总经理曹晓堤等4人。而南京东路朵云轩顶楼加盖的一间办公室和一个会议室,就是公司的全部办公场所。几位朵云轩同仁在这个简易房里,紧锣密鼓地筹办第一场拍卖会。
为了筹办朵云轩首届书画拍卖会,业务人员几乎全体出动,到全国各地征集拍品,但收效甚微。如今习以为常的艺术品拍卖在当时并不为国内大众所熟知,人们还是习惯于银货两讫、当场买断的传统做法。对拍卖公司先收下物品,拍卖成交结算后支付货款,拍品拍不掉再退还物主的做法,很多人不理解、不适应。尽管朵云轩业务员兵分两路分别到杭州、南京、扬州、镇江、常州、苏州以及北京等地征集拍品,但拍品总量差强人意,拍期将近而拍品量仅近百件。于是朵云轩门市和库存的些书画精品被调来补充拍品,其中包括张大千的《晚山看云图》、任伯年的《花鸟草虫册》和蒲华的《设色山水》册页。最后,连征集带补充共有155件拍品上拍。
1993年6月20日,“朵云轩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举行,下午1点30分拍卖会开槌之前,酒店大堂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竞买号牌被领走120多个,相对于155件拍品这个领牌比例已是极高。酒店外80元一张的拍卖会门票被黄牛炒过了百元。场内甚至座位都不够了,很多专家只能席地而坐。
拍卖会第1号拍品丰子恺《一轮红日东方涌》轴从4万元起价,在竞拍声中一路走高至12.8万港元,谢稚柳先生登台敲下开拍第一槌,全场响起雷鸣般掌声。该拍品被香港收藏家张宗宪先生竞得。接着各位藏家对心仪的拍品竞价不止,在拍卖第102号张大千《晚山看云图》轴时再掀高潮,从80万元起拍,一直争抢到13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以当时的天价143万元成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过百万元的拍品,引得全场轰动。其后第119号拍品任伯年12开《花鸟草虫册》从24万元抢到95万元落槌,加上佣金以104.5万元成交。一场拍卖会竟有2件书画拍品超过百万元成交,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朵云轩首拍便创造了历史。朵云轩首届拍卖会为吸引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使用的计价单位是港币。整场拍卖会155件晚清迄现当代名家书画精品,被专程前来竞拍的台、港、澳及内地买家竞得117件,成交总额为829.73万港元,成交率高达75.48%。
这场拍卖不仅是上海开埠150多年来举办的首场大型文物艺术品国际拍卖会,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次专业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其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竞拍之激烈,令人瞩目。这场拍卖会后来被人们冠以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第一槌”,被誉为“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盛世典藏》主要作者祝君波
《盛世典藏》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上海文化走向未来吹响的一声号角。作为上海收藏业变迁的参与者、亲历者,该书主要著者祝君波认为,上海的艺术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应充满信心迎接挑战,“中国的第一拍是在上海拍起来的、上海的艺术品存量全国最多、上海的私营美术馆是亚洲区最好的、龙美术馆带头创新非常成功,还有许多外地的美术馆想开到上海来,上海的艺术家也很棒,在《盛事典藏》中我写了十多个上海的艺术家。有这样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有信心、多想一些办法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