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上午11时许,测量登山队第三次冲顶珠峰成功,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8人组成攻顶组,将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雪深雷达、气象测量和测量觇标等仪器带至珠峰顶峰。
记者从中国西藏登山队获悉,由于珠峰顶峰特殊的气象条件,人登顶后无法长时间驻留,而且一般下午顶峰风力会增大,留给测量登山队队员进行顶峰观测的时间是一个多小时。
据悉,队员将启动冰雪探测雷达开始观测,待雷达测量结束后竖立测量觇标,在觇标顶部安装GNSS天线进行静态观测。同时从地面6个交会点对觇标进行观测,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初步计算珠峰高程。
早期的珠峰测绘多在无人登顶的情况下进行,传统的交会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有可能出现偏差。据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李国鹏此前介绍,珠峰顶峰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平面,从珠峰脚下的各观测点瞄准顶峰测量,目标点难以一致,“必须由人将测量觇标带上顶峰。”
“2005年中国第二次测量珠峰高程时,GNSS卫星测量主要依赖美国GPS系统。今年,我们同时参考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这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会以北斗数据为主。”李国鹏表示,此次测量任务中,大量装备国产化,可靠性、精度等都比2005年有质的提高。
但登顶测量成功也只算任务完成一半。据专家介绍,珠峰高程测量是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过程,涉及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在对数据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
此外,温度、气压等因素都会对测量产生影响,科学家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消除误差。这项系统工程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并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才能得出珠峰精确高程。
据悉,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局面,相关研究对中国今后地震预报和减灾、防灾也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中国先后于1975年和2005年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1975年数据为8848.13米,2005年数据为8844.43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