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科创板迎来第105家公司上市,上市公司市值规模超过1.5万亿元。数据显示,“科创100”公司科创成色十足,细分行业龙头集聚,对于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效应逐渐显现。而在今年大幅精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创板作为改革开放迈出的重要步伐,位列其中。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上海全力配合支持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完善相关制度,全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这也成为在沪全国人大代表持续跟踪、关注的重点所在。
赴京参会前,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樊芸就做了充分调研准备,与其他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一起走访了多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以及相关机构。
“科创板成绩如何?对经济贡献度如何?使命完成得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代表们与企业、机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深入交流。
“这项工作从宣布到正式开市仅用了8个多月时间,我们既看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联动效应开始显现,尤其是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暂时全国领先,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企业。”樊芸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以及相关部门工作总结中看到了亮点,在审议时一一列举。但她同时也直言不讳,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缺乏大块头、标杆性的“压舱石”企业。
“龙头标杆企业是证券市场的压舱石和长期稳定发展的助推器,是行稳致远的关键,对市场起到平稳和调节的作用。以纳斯达克为例,上市13372 家,退市10431家,但是有龙头标杆企业,就会起到稳定股市和指数的作用。”据樊芸了解,除优刻得在科创板上市,上海人工智能“四小龙”的依图、云从、商汤、旷视,没有一家在科创板上市。
这一现象也被一些持续追踪科创板发展的业界人士所证实,在“科创100”公司中,尽管已有金山办公、澜起科技、中微、优刻得、微芯生物、中国通号等标杆性行业头部企业,但要 真正发挥科创板的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还需要更多顶尖“硬科技”企业纷至沓来。
樊芸提到,小规模市场难以吸引大量国际优秀企业和资金的入市,且市场波动大,换手率低,流动性匮乏,交易量少,投资者获得感不强。“这也是科创板要抓紧引入‘压舱石’企业的关键所在,这件事等不起、也慢不得。”比如, 通过制度创新,引导像华为、商飞等重量级、标杆性企业,通过剥离其中一块主营业务登陆。
“对于开市不到一年的科创板,有现在的成绩已不容易,当前要深化研究为何‘压舱石’企业登陆进展‘差强人意’,是制度、机制、还是其他因素,都要对症下药,破解瓶颈。”樊芸建议, 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跨部门合作,积极推进大型科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境内境外招募优秀科创企业上市。当下,为大型红筹企业入市制定豁免政策,不拘一格吸引落地,并加大力度吸引各类新经济企业入市,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些参与调研的代表在现场纷纷呼应。他们谈到,要重点关注上海作为主攻方向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上海已相继出台专项行动计划,并启动“浦江之光”行动,有力助推有成长性、有发展潜力的科创企业“茁壮成长”。
“有良好成长性的科创企业,也要有纳入视野的胸怀。”代表们认为,要抓紧梳理科创企业资源,争取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同时,要分层、分级、分类做好服务,强化科创企业培育上市前中后期的顺畅衔接,让科创企业种子期有平台孵化,成长期有资金投资,股份改制期有机构辅导,上市准备期有“一企一策”专属解决方案,支持和鼓励更多的科创企业上市。
(原题为:《科创板如何引来华为、特斯拉和大飞机?人大代表疾呼登“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