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科创板,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樊芸建议,要加快推动注册制改革,为科创板发展松绑,进一步释放改革含金量。
进一步优化审核环节
2019年年报显示,科创板公司上市首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同时,盈利质量稳步提升,同比增长75%。七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八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科创板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樊芸也作了深入分析,认为,“与上海主板33.5万亿的规模相比,科创板只占4.7%,上市数量只有6.7%,这说明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平均市值和规模相对较小。”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于谋求上市的科创企业而言,看重的正是‘注册制’的改革含金量。”
何为注册制?即只要符合证券法规定条件的公司就可以自行IPO,不需要证监会同意,只要按规定备案即可。在樊芸看来,注册制是以市场为主导,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但樊芸调研发现,科创板试点注册备案制以来,审核边界不够明确,实际操作过程中形成了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的双重审核,即证券交易所审核完成后,又在证监会环节审一遍,有时还会出现双方审核标准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不少企业对科创板有着很大的期待,但是这种注册备案制,真的没有想像得那么容易。”
樊芸举例,有一家来自南方的企业申请在科创板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完成后,证监会也要审核。近一年时间,这位企业老总为了应对双重审核,往返南方和上海,经常晚上10点钟还接到证监会的电话询问,被要求早晨八点钟前必须书面回复。“审核还要查合同,要向上追溯到四层,查供应商的供应商的供应商。这位老总感叹,原本是被注册制吸引,没想到却变成自找麻烦。”
怎样才是注册制改革正确的打开方式?樊芸认为,首先要改革不适应的监管模式,依法实施注册备案制。
在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刘新华也提到,要正确划分好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之间在注册制审理中的职责,明确边界、各司其职,提供效能,相互补充。
“关键是要推动注册制的彻底改革,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应归位尽责。”樊芸建议,科创板审核应以信息披露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审核环节,证监会对注册环节除非发现证券交易所审核存在重大错误,不再重复审核。“权力进一步下放,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是否给予核准,证监会专注事后监管。”
明晰标准,降低审核门槛
吸引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之前难以满足境内上市审核要求的科创企业,是科创板设立的初衷之一。有发展潜力的好企业无疑是稀缺资源,全球主要股票交易市场对优质上市公司资源的激烈争夺,从未停歇。
在中国证监会制定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中,提出了科创属性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要求技术超级领先、发明专利和研发投入设立了门槛标准。
樊芸调研发现,对上市公司的这个审核尺度、标准还不够明晰。不少公司向她反映,实际操作与审核管理办法规范并不一致。“比如如何判断企业实现进口技术替代?是企业自述、还是证明?这个标准很难把握。”
相比其他企业,科创公司的研发周期更长,需要很长时间沉淀,很多企业运营多年才盈利。证券法明确实施注册制,亏损企业也可上市,这让不少有潜力的企业跃跃欲试,但目前为止,只有两家亏损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樊芸建议,按照科创企业的属性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现阶段能努力的标准,“标准太高,上市企业太少,形不成集聚规模,又谈何做大。”
加快上市审核节奏
不少科创企业期待,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节奏“还可以再快一些”。
从发行上市时间来看,证监会审核时间三个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时间三个月,累计不超过七个月。统计数据表明,科创板申报企业平均审核周期约135天,平均问询点约300个。这要远远超过纳斯达克的审核周期。从结果来看,截至5月17日,102家企业上市,低于境外市场实施注册制初期水平,也与我国A股市场核准制下的部分年份单一市场首发企业数量存在较大差距。
“建议加快发审委审核节奏,缩短审核周期,完善审核机制。”樊芸说。
专利申请时间慢也影响了企业的申报时间和进度。樊芸说,科创板要求的发明专利数五个,如果没有足够的已申请专利储备,需要再花要一年半时间,而且申请人无法跟踪时间和申请的结果。她建议,加快申请发明专利审核时间,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更多地将专利知识产权注册工作交由地方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