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丰巢科技于4月30日正式上线会员服务。对于非丰巢会员用户,这意味着一旦快递柜保管包裹超过12小时,需要交纳一定费用。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由“丰巢快递柜收取超时费”所引发的舆论争议话题持续发酵。
5月11日,#有快递员一周自掏50元丰巢寄存费#话题出现在微博热搜话题榜单中,并一度占据榜首位置。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对于丰巢快递柜收费,不只针对收货人,事实上更多的可能是快递员寄存费。一名快递小哥表示:“自己每周至少给丰巢50元的快递寄存费,从0.2元到0.4元不等,大件就贵一些。”
为何快递员也要付费呢?
事实上,丰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并不是服务于收货人。它的作用更多地是让快递公司和快递员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投放量,缩减送货时间成本。因此,丰巢此前就已经在向快递员收取入柜费用了。
11日上午,该话题热度不断升温,截至12时,累计阅读已达到2亿,讨论8000余次。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既然大家都清楚了丰巢直接的受益方,那么对于丰巢快递柜收费,就反映出了当前收发快递过程中存在的多个问题。这导致了大部分网民的态度趋于消极,纷纷吐槽“不合理”。从微博呈现出的舆论来看,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丰巢双向收费
无论是为了提高派送效率,还是帮助收货人争取存放条件,丰巢快递柜向快递或收货人单方面收费本身可以理解。但如今双向收费便是矛盾所在,大部分言论都认为不合理。丰巢这种双向收费损害了快递员和收货人双方的利益。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微博认证大V@鸿水(粉丝量384万)认为:“快递员寄存当然要收费了,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快递员寄存丰巢快递柜,大大提高了快递员的投放效率,缩短了投放时间成本,只需要给消费者发一条短信就行了。何况,人家建设这些存放箱也是有成本的。现在的问题,一是收消费者超时费,两边收费,吃相难看,其次是快递员未经用户同意,直接放丰巢,还让消费者付超时费,不妥。”
二、快递未经允许存放进丰巢快递柜
不少网友认为,快递的实际目的地应是到家入户,但快递员为了加快效率,未经客户同意便私自将快件放入丰巢快递柜是违约行为,若最终导致超时便是将本应该属于快递公司的成本转嫁给了收货人。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有媒体于5月10日在微博发起了关于“你觉得快递该不该送货上门?”的投票,其中超过半数的网友认为快递员在派送时有义务跟客户电联确认再放快递柜,并告之尽快取件。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三、丰巢快递柜免费时长不足
另有一些网友认为,丰巢对非会员规定的12小时免费时长太短。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面对舆论的质疑,丰巢官方曾进行过回应。丰巢智能柜官方微博、微信号曾于5月9日发布了《致亲爱的用户一封信》,内容解释道,超时收费是鼓励大家及时取件的举措。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在相关话题持续发酵的同时,近日来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社区物业和业主也表示不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5月7日,浙江杭州东新园小区丰巢快递柜因收费问题,被业委会和物业中心认为“损害业主利益”而停止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杭州东新园小区暂停快递柜使用后,杭州市的其他几个小区业委会也跟进,进行了紧急讨论。有关“杭州小区停用丰巢快递柜”的话题在微博中受到大量阅读和讨论。
5月8日,上海普陀区中环花苑小区业委会发出告示,宣布将于5月11日起停用小区内丰巢快递柜。该决定由小区业委会投票通过,其中83%的业主要求撤销或停用快递柜,抵制丰巢收费。10日,上海市普陀区中环花苑业主委员会向丰巢公司发布了公开信,信中重点提出了“快递员必须先行联系客户同意下方可投入丰巢柜”和“免费时长延长到24小时”两大诉求。
在北京,有媒体记者探访部分小区发现,使用丰巢智能快件箱的小区同样也已经开始收费,但部分业主表示并不愿意买单,并要求丰巢从小区撤出。
目前,不少媒体跟进关注并发表评论:
新华社发布《三问“快递柜收费”:该不该收?怎么收?向谁收?》:快递柜看似方便了用户、方便了快递员,同时为小区物业提供了增值服务,但始终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与理解。那么关于快递柜该收费吗?怎么收?向谁收才合理呢?业内人士指出:智能快递柜与小区物业尚未完全建立好利润分配机制,无益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也有专家表示,从近期出台的政策来看,全国在末端配送环节,其基础设施、资源配套等方面将会得到进一步推进。
新京报评论在《小区停用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规则不能单方拍板》中指出:不管是个别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停用“抗议”,还是舆论层面的争议,相关企业都有必要耐心倾听。眼下,既有疫情常态化下的非接触投递刚需,又有政策利好,正是推广智能快件箱的好时机,切莫让粗暴的收费方式,破坏了消费者对智能快件箱的认同度及与此有关的“新基建”的推广速度。
在舆论围绕快递柜该不该收费而争论时,企业的关注点更多应该是落在如何协同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正如新京报所言:“丰巢快递柜收取超时费,是一场自然而然的博弈,没必要给各方贴标签,结局未必皆大欢喜,但也将有助于建立一种新秩序。”
□张靖天(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李碧莹 校对:赵琳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