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我谈及互联网货币,提出很多信誉良好、有支付功能的网络社区将发行自己的货币,称为“互联网货币”,这类货币将广泛用于网络经济活动,使得人类社会重新回到中央银行法定货币与私人货币并存的状态。
当时,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尚不广为人知,人们的注意力主要落在Q币、亚马逊币和林登币等企业发行的机构“货币”上。这些机构货币被用于与应用程序、虚拟商品和服务有关的交易。有些与法定货币之间不存在兑换关系,只能在网络社区中获得和使用;有些可以通过法定货币来购买,但不能兑换为法定货币;还有些与法定货币之间能相互兑换。机构货币已经发展出非常复杂的市场机制,呈现出互联网货币的雏形。
到2013年中期,虚拟货币社区以点对点软件发行的货币引起普遍关注,发展很快,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虚拟货币,例如比特币、莱特币和Ripple币等。2013年底,国内出现虚拟货币投资热潮,人们对虚拟货币的了解与接受程度有所提高。根据欧洲央行的研究,2011年美国虚拟货币交易量在20亿美元左右,已经超过非洲一些国家的GDP。现在,几种典型的虚拟货币市值之和超过100亿美元,每日的交易量在数千万美元到数亿美元之间。
虚拟货币在发行、维护与流通机制上与机构货币存在一定区别,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质,特征包括:
第一,点对点发行,监管很少,特别是较少受到中央银行的监管;
第二,以数字形式存在;
第三,内建支付系统;
第四,被社区外成员接受和使用,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贮存;
第五,可用来购买社区外的数据商品和实物商品;
第六,可为商品标价。
这些特性意味着虚拟货币拓展了此前互联网货币的流通范围,在法定货币体系之外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跨越国界范围的货币生态,而且接受的人越来越多,并形成独立于央行之外的全球支付系统,具有颠覆性,是互联网货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如何应对虚拟货币对目前的货币基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和中央银行理论的挑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这一课题遇到的一个明显障碍是相关资料的缺乏,虚拟货币社区、新闻界、监管机构乃至学术界对虚拟货币的讨论较多,系统性的资料汇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尚不充分。本书作者为此做出努力,以技术总结、事实归纳、数据统计等方式,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研究界之外的普通读者,也可从这些基础材料中,获取知识,启发思考。
在互联网世界里,人们愿意把自己的“数据财富”以互联网货币为载体,这使得互联网货币的出现具有其合理性,属于“信用货币+私人货币”范畴。随着数据商品与实物商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经济活动和实体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联网货币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实物商品的价格。未来法定信用货币很可能与互联网货币并存,成为人类货币形态的第四个发展阶段。互联网对人类所有活动的影响,当然也包括货币制度,我们要用互联网思想来想象人类可能的货币制度。特别是在十年之后,“90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他们是“网络一代”。
虚拟货币提供了一个了解、观察、规范乃至监管未来互联网货币的窗口与实验平台。这一实验仍在发展、进行之中,更加新颖的货币发行机制、支付渠道、资产管理概念和金融组织形态或将对当前的货币、金融体系带来更深刻的影响与变革。其发展状况和内外风险,同样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