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业日报最近对外报导,当前德国服装製造商处境窘困,此可由两家曾以高级订製服装(Haute Couture )及成衣製造商身分在国际间闪闪发亮达数十年之久的Strenesse及Rena Lange已分别于今(2014)年4月16日及9月9日向两家公司所在地的法院登记无力偿债,而可见一斑。
早在2009年,德国另一高级女装品牌Escada亦已宣布破产,嗣后易主,由印度巨富Lakshmi Niwas Mittal的媳妇Megha Mittal接管。而Joop品牌经其创建人Wolfgang Joop于1998年将所持95%的股份出售后,虽曾暂任该公司首席设计师一职,直到2001年才将剩余股份悉数脱手,正式向Joop告别。目前仅有聘请吴季刚为首席设计师的Hugo Boss一家营运表现仍佳,其余不少服装製造商情况则欠佳,乃致不久前已有市场专家表示,未来数年间,德国将会有数百家服装製造商走上无力偿债的不归路。
事实上,德国服装製造商处境不佳已非一、两日,早在2010-2012年间各製造商缴交利息前的平均利润已由7.5%降到4.2%,此外,20%的服装製造商都蒙受营业损失,而2013年情况也好不到哪裡,其中主要塬因有以下数点:
一般而言,德国服装製造商营运规模都不够大,在价格竞争当中,难与大型企业如Zara或H&M抗衡,这些大企业通常拥有自己的连锁店,此外,产量要比小型製造商大得多,因此不但产品价格竞争能力高,且获利率也高得多。
根据维也纳一家企业管理及谘询公司Kreutzer Fischer & Partner最近进行的一项市调报告显示,Strenesse之所以会步入破产的困境,与该公司过去在营运成功之际,并未留在利基市场守成,反倒大张旗鼓扩大产品种类,乃致过头,而在服装界类似此例层出不穷,Strenesse的服装属于高价产品,而其他不少属于中价位产品的中小型服装製造商面对的问题也不小,多年来,德国服装市场一直朝向价格两极化方向发展,换言之,中价产品乏人问津,过去12年间,德国平价食品连锁店如Aldi及Lidl再加上廉价服装供应商Kik等在德国成衣市场的市占率已于由27%扩大到目前的35%,同期间,高价服装供应商的市占率则已由9%扩大到12%,以往当德国民众花在服装上的支出约有2/3都是花在中价位产品上,如今此项支出已缩到50%,而目前市场两极化发展非但仍无转变迹象,反而越演越烈,此可由最近日本廉价服装Uniqlo以及爱尔兰廉价服装Primark皆已相继进入德国市场,而可看出其中的大概。在此情况下,专家预估,当前总数约在1,000家左右的中价服装製造商未来将仅剩下600至700家,从而影响到5万个就业机会。
10年来,德国民众每年花费在服装上的支出一直维持在420亿欧元上下,不再成长,而2013年甚至还衰煺了一些,据专家表示,一般百姓家中的衣柜早已挂满各种服装,无意愿再多花钱购买新装,而市场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遂爆发争夺战。
传统上,百货公司及服装专卖店一直在德国中价位服装销售市场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然自从2001年以来,这两种销售通路营运皆不佳,已损失约70亿欧元,而一些专门靠这两种通路销售产品的製造商自然将陷入困境,据德国服装零售业公会(BTE)指出,2009-2012年间,全德服装零售店总数已由26,789家减少了2,409家,而降到仅余24,380家。在百货公司方面,过去曾为全德最大百货公司的Karstadt,目前也深陷泥沼,约有30家分店有待处置,倘这些分店遭到关闭,必将为不少服装製造商带来不小打击,毕竟一些营业额介于2,000万至1亿欧元的服装製造商向来都将产品售予Karstadt,而Karstadt在德国成衣市场市占率高达14%,因此该公司的未来命运攸关不少製造商的前途。据少数製造商表示,倘Karstadt倒闭,他们将承受不了此一损失,因为如果自设连锁店销售产品需要大笔资金,在此情况下,一些製造商已开始寻觅投资商,而另有一些製造商则选择将公司脱手求售,然在Kreutzer Fischer & Partner的专家眼裡,目前德国约有20%的服装製造公司价值不值分文,因此倘使这些製造商果真将公司出售,到头来必将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