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玉曹学平上海报道
由于产品结构调整,近年来,曾以独家产品双黄连口服液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222.SH,以下简称“太龙药业”)业绩难言乐观。
1月25日,太龙药业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http://cn.yixiin.com/news/,预计公司2018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为-1.19亿元。
对于本期业绩亏损,太龙药业方面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河洛太龙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洛太龙”)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已于2018年12月注销,无法继续开展药品生产活动。而且受周边环保标准提升、区域规划改变的影响,该公司所处地块也已不适宜再从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按照相关规定,预提减值准备1.29亿元。
事实上,据了解,作为太龙药业“输液改扩建项目”的重要一环,河洛太龙自2015年1月已停产至今。
对于业绩及企业发展相关问题,2月12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先后多次致电致函太龙药业相关方面。公司董秘回应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切以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为准。上述董秘坦陈,此次河洛太龙注销也意味着上市公司剥离了大输液业务。
大输液停产4年
综合考虑国内软袋输液市场发展、河洛太龙的生产经营成本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的客观实际,河洛太龙于2015年停止产品的生产。
工商资料显示,太龙药业创立于1993年,曾用名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中西药产品为主,生产口服液、片剂、胶囊、原料药等多种剂型产品。1999年太龙药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河南省医药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
2007年6月,太龙药业审议通过《公司拟投资建设“输液改扩建项目”》的议案。公司在巩义市生态经济园区设立分公司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洛制药厂(以下简称“河洛制药厂”),独立核算输液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投资、输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项目累计总投资4亿元,建成1条玻璃瓶输液线和6条非PVC软袋输液生产线;玻璃瓶及软袋生产线分别于2009年、2011年投入使用。
2014年,太龙药业设立全资子公司河洛太龙,将河洛制药厂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及相关经营资质全部转移至河洛太龙。太龙药业在当年年报中提及,为了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公司开始对现有产品进行结构调整,逐步压缩低毛利产品的产销量,加大对较高毛利产品的市场开发支持力度。http://cn.yixiin.com/news/list-447.html
而大输液项目就在销量压缩之列。太龙药业提及,自公司开始投资建设大输液项目至相关产品投入市场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周期,期间大输液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受区域招标周期、输液产品招标价格持续走低以及国家限制医院输液等因素的影响,在公司建成大输液项目后,国内软袋输液市场发展未达到预期,河洛太龙输液产品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收入不足以维持其运营成本;另外受周边环保标准提升、区域规划改变的影响,河洛太龙于2015年1月停产至今。
“因长期停产,公司原有的生产、检验人员已基本流失或内部转岗,厂房、设施、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同时近几年输液市场不断更新换代,河洛太龙停产前生产的产品已非市场主流产品,无市场竞争力,目前河洛太龙已不具备重新进行输液产品生产的条件。”太龙药业方面表示,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第(三)项规定,决定注销河洛太龙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太龙药业方面表示,综合考虑国内软袋输液市场发展、河洛太龙的生产经营成本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的客观实际,河洛太龙于2015年停止产品的生产,目前河洛太龙已不具备重新进行输液产品生产的条件,因此注销河洛太龙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不会对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结构和运营产生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新版GMP改造、基药招标降价、门诊限制抗生素、限制大输液使用等这些政策,对大输液行业带来了快速的整合,中小企业退出输液市场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根据产业信息网披露,2012年以前中国有400多个输液工厂,现在正常运转的不超过30个,行业四大龙头科伦药业、双鹤药业、石四药集团以及辰欣药业在主导这个市场,行业内部竞争趋缓。正是由于行业产能出清与集中度的提升,龙头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了超过市场平均增速的业绩增长。
目前,大输液行业供需维持稳定,近几年销售量均维持在100亿袋/瓶以上。然而行业集中度却提升得较为明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披露,2008年业内前十位厂家市场集中度仅为48.4%,2016年提升至83%。未来随着产业整合升级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带动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仍会延续,预计2022年将提升至95%。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河洛太龙资产总额为2.49亿元,负债总额达3.19亿元。由此计算,河洛太龙资产负债率高达128.11%。此外,河洛太龙净资产为-6955.63万元,2018年1~11月净利润为-2653.39万元。
净利低位徘徊
从业绩表现来看,太龙药业自2015年陷入的归属净利润低谷并未在后续几年有所改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河南省医药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太龙药业也曾经历利润的“辉煌”时期。
梳理发现,2009~2017年,太龙药业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015万元、2427万元、1275万元、2020万元、3606万元、3203万元、556万元、402万元、513万元。不难看出,9年时间里,太龙药业在2015年以前的归属净利润均在1000万元以上。
那么,2015年太龙药业发生了什么?
资料显示,2015年,太龙药业通过收购桐君堂和北京新领先100%股权,扩大经营范围,形成了以中药口服液为主的药品制剂业务、中药饮片业务、药品研发技术服务和医药商业四大业务。
也正是在2015年,太龙药业归属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滑。数据显示,2015年太龙药业营业收入为10.1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88%;归属净利润为555.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2.65%。
太龙药业对此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制剂业务进行产品的结构和价格调整,市场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公司在部分市场的招标工作中也受到较大影响,产品发货量减少,主业的销售收入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新品推广费用增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相关费用并没有相应降低,因此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
从业绩表现来看,太龙药业自2015年陷入的归属净利润低谷并未在后续几年有所改善。
2016年,太龙药业营业收入9.5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3%;归属净利润40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7.74%;扣非后归属净利润-91.0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2.64%。
2017年太龙药业营业收入较上年有所好转。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5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依然只有513万元。
对于净利润难见好转,上述太龙药业负责人表示,此系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
近年来,多项政策使大输液行业快速整合,中小企业退出输液市场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