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媛北京报道
春节前夕,旗下已拥有华英教育、巨人教育等品牌的精锐国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精锐教育”,NYSE:ONE),在不断增加学习中心的进程中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报收亏损超1000万元。
财报显示,2019年第1季度精锐教育营收为6.47亿元,http://www.yixiin.com/news/ 同比增长46.6%;归属股东的净亏损为1630.7万元,同比下降159.1%;而月均在读学生数为142387人,同比增长70.5%。截至2018年11月30日,精锐教育学习中心数量增加到367个,其中个性化学习中心242个,至慧学堂学习中心78个,小小地球少儿英语学习中心33个。
对于快速扩张中的精锐教育为什么在上市之后突然开始亏损,《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精锐教育,其内部人士回复称,公司本季度增加了52所学习中心,教室面积较2018财年同期同比增长47.6%,较2018财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3.3%。新开的学习中心增长迅速并实现了更高的利用率。
精锐教育方面将2019年1季度的亏损归结于学习中心的快速扩张,是过高的投入带来的战略性的亏损,事实是否如精锐方面所说呢?
上市后开启收购模式
2018年3月28日对于精锐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一天,精锐教育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总融资额约为1.8亿美元,每股定价11美元,发行1630万股。然而,上市当天,精锐教育就遭遇破发,当天开盘价为11美元,收盘价为10.8美元,较发行价下跌1.82%。
成立于2008年的精锐教育总部在上海,主要面向高收入家庭提供K12的课外辅导,业务范围覆盖0~18岁的教育培训。精锐教育旗下重点发展的有K12个性化培训精锐教育、少儿趣味数学品牌至慧学堂、中小学冬夏令营品牌精锐·学汇趣以及语文品牌精锐·优毕慧等子品牌。
上市前,精锐教育在全国42个城市开设225个学习中心。精锐教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精锐教育营业收入为3.113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净利润为3680万美元,同比增长30.3%。
而2018年3月,刚刚完成美国上市的精锐教育就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继当年年初收购“小小地球”、8月收购天津的华英教育之后,10月,精锐教育对巨人教育的收购算是其上市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项目。据传这笔收购的标的高达7亿元,如果加上收购之后继续投入的上亿元资金,精锐的这次投入可谓高投入大手笔。
收购完成后,精锐教育董事长张熙将兼任巨人教育董事长,收购之后两个品牌仍然独立发展。精锐教育定位高端“一对一”,而巨人教育则定位大众化的K12教育,收购巨人教育可以弥补精锐教育在中端市场的空白和不足。
精锐教育的一系列收购目的很明确,因为精锐原先定位在高端市场,虽然收入较高,但是市场规模有限,定位有点曲高和寡。但是大众市场占整个K12教育市场近50%的份额,这方面精锐教育显然并不擅长。于是,借助上市后雄厚的资金优势,对K12教育领域的其他机构进行收购就成为最快的扩张方式。
然而,收购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现在来看,从2014年至今很多公司做了并购,实际上,真正成功且磨合得比较好的并不太多。”多鲸资本创始人姚玉飞对记者说,“首先是在二级市场上面,A股的上市公司来收购教育培训机构,除非是给他们比较大的股权比例,或者说他们反客为主,然后成为大股东。而大多数收购的结果,到现在都是不太好的。而且巨人和华英都是被卖过两次的机构,这种记录就反映了它们对教育的忠诚度,包括他们自身对教育培训这件事情的一个热爱程度肯定也会大打折扣。”
“一对一”卖的是焦虑还是价值
莹莹(化名)妈妈告诉记者,莹莹现在上小学四年级,曾在2017年夏天的时候上过精锐“一对一”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在北京市广安门那边的一个校区,两个月的价格是4.6万元,每天上下午都有课。
“幸亏我在签协议的时候签了补充协议,写上了如果孩子不想上就无条件退款的条款。我当时认为‘一对一’老师查漏补缺应该提高得快。当时语文、数学应该是精锐学校自己的老师,英语老师是外聘的。但是数学学了两个多月效果不好,我就根据补充协议申请退款了,后来退款时间走了很长的流程才退回来。”
莹莹妈妈认为,“一对一”的教学问题在于家长不在现场,并不知道老师水平、经验以及责任心。正如学乐云董事长陈冬华所说,“一对一”的教学卖的是家长的焦虑并不是价值。不同于新东方和好未来课后辅导小班授课的模式,精锐教育采用精英式的“一对一”辅导模式,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由于定位高端的教育,单节的课时费很高。据悉,精锐教育在北京的“一对一”课程,小学的定价每课时250元左右,而初中在280元左右。
在陈冬华看来,不仅是精锐,整个“一对一”行业都有着共同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一对一’模式解决的是‘教学’的问题,而‘教学’对学生带来的帮助或者说效果约等于零,它实际仅仅是解决了家长一种焦虑问题,没有解决有效果问题。”
陈冬华举例说,一个学生,每天至少有8到9节课,然后又有至少3个多小时的作业,因此这样算的话这两个时间已经占据了他所有时间的95%。“因此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要在课堂和作业当中下功夫,而并不是在补课上。现在之所以有这个补课。是因为我们的课堂和作业没有有效的评价,是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下的一个阶段性的产物。”
此外,相对于小班授课的“一对一”授课模式,目前面临最大的瓶颈就是师资资源。“一对一”授课对老师的专业性和教学能力要求极高,培养一名优秀的“一对一”授课老师的周期也很长,短期很难速成。这就极大限制了“一对一”模式的扩张速度。过度扩张肯定会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精锐‘一对一’还是规模不经济,所以要搞全产业链,搞了个TON的概念,指好未来(TAL)、精锐教育(ONE)、新东方(NewOri-ental),业界有种声音认为,精锐+巨人+华英,坐稳K12教培行业全国第三的地位,在全国市场,正在形成TON三分天下的格局。”精锐教育前员工徐帆表示。
据悉,精锐教育也在上市之后发展小班授课模式,以降低对师资缺乏的压力。精锐的“一对三”的收费是600元一个课时,“一对一”的收费是900元一个课时,那么精锐的“一对三”实际上用三分之二的价格让三个学生就能完成两个“一对一”的收入,从而降低了对师资规模的压力。
快速扩张后的风险
精锐教育在上市之初的主体是“一对一”业务,和国内其他主营线下“一对一”业务的企业,比如学大教育、龙文学校等相比,利润率较高。
精锐教育上市后一直在布局全产业链,其内部人士在给记者的回复中称:“会持续孵化和投资更多的线上及线下教育产品,从而更好地实现交叉销售并丰富产品与服务,这也会进一步扩展我们在在线教育的布局并成为精锐教育整个生态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精锐教育化解‘一对一’单一业务的策略,当下看起来已经很明显,一方面专注内生增长,通过加强内部的扩张不断做积累,另一方面通过外部扩张来成长,例如为了扩张北方教育市场和突破班课业务,精锐教育联合第三方收购巨人教育,还有收购天津华英教育等,此外也做了很多横向一体化的投资布局。”精锐教育前中层管理者王菲(化名)分析。
王菲认为,精锐教育的扩张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他自身主营“一对一”中心的扩张,扩张过程中企业本身要面临的挑战的确非常多,但企业最初业务模型就是连锁经营的线下培训机构,企业一直也都通过不断复制自己的中心来扩展业务,总部相应有完备的统一平台和支持系统,覆盖教研、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客户管理等,这些对于连锁扩张非常重要,此外对于人员、架构等,精锐也有自身的经验积累。
精锐教育有10年的连锁扩张经验,并非纯粹买买买模式的扩张。例如,精锐教育在历史上有过大规模的扩张,包括广东地区和北京地区都有去布局,但是在这些地区的扩张并不成功。
“精锐教育进北京实际上是非常早的,那时基本只做‘一对一’,在北京基本就稳定在十个校区左右的规模。后来很多年,也没有像上海这样规模化的增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在王菲看来,扩张的风险始终都存在,“市场每年都变,目前从企业策略来看主要还是下沉至二、三线城市,风险点主要来自于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客户群体,市场环境等都不同,精锐教育需要找到自身运营标准化策略和因地制宜的灵活运营策略之间的平衡,对精锐教育的管理能力是一项挑战。”她说。
事实上,对精锐教育而言,就北方和南方的市场环境来说,因为学而思和新东方都是从北方起家,精锐教育在北方的发展面临的压力远远高于南方。北方教育市场对品牌的认同感更强,南方的市场比北方更为分散,客户更为重视用户体验。
因此,从以上种种分析看,对于2019年第一季度的亏损,并非精锐教育所说的仅仅是因为新的学习中心开业造成的亏损。王菲觉得,造成亏损的原因很多,新开分校的前期投入较大,部分项目的收购在亏损期,当时国内政策对中小学校外培训专项整治对企业运营的影响等都是造成精锐教育一季度亏损的原因。http://www.yixiin.com/photo/
当然,对于扩张后的风险,广证恒生教育行业分析师黄莞也提到,政策不确定性、异地扩张和并购不达预期等风险,精锐教育都会面临。当然,这是所有连锁经营的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总的来说可控,精锐教育的精细化管理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