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作者 李国强/文
年报出具的大致流程,是从12月25日前后开始,上市公司的非核心业务都会停下来。12月31日起,核心业务开始年结,根据公司的规模,一般1月1日-5日能够结完,业绩快报会在1月3-5日出具。之后是匡算调整数据,财务人员开始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开始出具正式年报。http://www.yixiin.com/news/ 这个过程,一般是以报表人员为主的全体财务人员通宵达旦。因为实施了ERP的企业,报表数据不能单独调整的,必须调整凭证数据甚至业务数据。有些调整可能会反复多次,工作量非常庞大。大约在8日之前,所有分子公司的报表数据汇总、抵消生成全套年报。接着,事务所开始进场审计,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到两个月。会计人员还会对报表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调整,同时调整账务和业务数据。最后,管理层签字确认,发布公告,进行披露。
由此可见,出具年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会在3-4月份出具,这是正常时间。
既然流程这么复杂,那些1月份就披露年报的,是怎么完成的?按照上述年报编制流程,1月份能编完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有进场审计?
两种可能。
一是公司规模较小,下属分子公司极少甚至没有,出一套报表即可,无需汇总抵消,账面数据简单清晰,函证盘点非常容易确认,业务清晰无需调整;
二是一些生产经营比较简单的公司,可能是早已停滞或者是业绩优秀早已确认,财务人员早早做完报表交给事务所审计,公司和事务所对报表数据基本没有异议。
所以,那些第一时间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可能是一家“小而美”的优质投资对象,也可能是业绩平淡无奇早早交差的,还有可能是一家“破罐子破摔”的业绩较差的公司。
春节前完成年报出具有哪几种类型
据Wind数据,在春节前共有1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
笔者将这些早早交出年报后过年的上市公司进行了一下总结,发现这些公司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假装业绩还可以的伪“小而美”们。
这类公司的年报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只看F10的话,核心指标都是很好看的,但是仔细拆解年报,会发现问题很多。
比如,资产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的金银河(300619.SZ)。资产负债率开始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的资产负债项目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资产项目增加的大多是“劣质”资产,也就是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从上年同期的1.97亿元增加到2.57亿元,坏账风险增加;在建工程激增,从6507万元增加到2.37亿元,且转为固定资产情况存疑;其他非流动资产翻了一番,主要是增加了预付工程款和设备款。
另一方面,负债项目增加的却是实打实的准现金负债。短期借款由上年同期的1.1亿元增加到1.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从1250万元增加到5340万元;长期借款增加,余额从上年同期的4590万元增加到1.18亿元;公司的有息负债急剧增长,财务费用也从2017年的561万元增加到997万元。
虽然资产负债率仅仅增加了不到10个百分点,但公司的资产负债项目的变化却是天翻地覆,可以说公司的基本面与以前已经完全不同了。
再看一下,“洗大澡”后,来年一定是利好吗?
2017年,易世达(300125.SZ)和*ST宝鼎(002552.SZ)都因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商誉等)导致了巨亏,洗完澡的两家公司在2018年并不如意。易世达的扣非净利润依然是负数,依靠政府补贴、出售股权及资产甚至将上年洗大澡的项目部分转回,才实现了扭亏为盈。而ST宝鼎则借助业绩承诺补偿款涉险过关,勉强实现2869万元的归母净利润。
由此可见,业绩洗澡并不见得利空出尽就是利好,很可能在沦为壳资源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还有不惜血本分红的兰州民百(600738.SH)。1月30日,兰州民百公布2018年年报,宣布10股派16元,预计派发12.53亿元,而股价仅为7.41元、市值不过58.03亿元,这意味着,在当前股价买入的话,兰州民百的股息回报达到惊人21.59% 。更壕的是,兰州民百2018年已经做了两次分红,分别是在中报和三季报进行10派1和10派3,合计派现3.13亿元,再加上这次年报的分红,兰州民百将创下一年三次分红纪录,预计全年10派20、合计派现15.66亿元,现金分红占2018年股东净利润的98.86%。
比诸多白马股分红还要豪爽的公司难道不是一家好公司?仔细看一看,由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了几乎一半,为了筹到足够用来分红的现金,公司甚至卖掉了两家子公司的股权。原来,公司的最大股东红楼集团持股55.6%,这次分红可以收获6.97亿元的现金。
至于业绩大涨的方大集团(000055.SZ),实际情况又怎样?2018年,方大集团实现了22.5亿元的净利润。在业绩预报公布的时候,公司股价应声而涨,但随后的年报显示,其中竟然有近30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就是来自房产评估增值。公司的扣非净利润是亏损的。
由于业绩预报的时候,公司未明确说明利润主要来自非经常性损益,深交所就此发去了问询函,要求公司做出解释。
二是壮士断腕的自救者。
和西方发达国家股市不同的是,A股有业绩不达标退市的规定。因此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都会不计代价的保壳。比如,1元卖掉核心资产的*ST巴士(002188.SZ)。
2017年,公司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警告有退市风险。2018年的年报继续被出具了非标意见,不过这次是保留意见。
根据公司公告,原来上期无法表示意见主要是由于公司旗下的巴士科技公司导致,本期公司失去了该子公司的控制权,不再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所以当年出现的问题对本期的经营成果不产生重大影响。
既然不重要了,为什么不出个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原来事务所认为,2018年12月份才剥离了该子公司,所以账面上的历史发生数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数据的可信度存疑,就出个保留意见。
2018年12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将以1元的价格出售巴士在线。公司彻底回归收购巴士科技之前的主业,自此,巴士在线“借壳上市”的三年闹剧画上了句号。
巴士科技的总经理王献蜀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失联,巴士科技也未能完成对赌协议。
三是“自暴自弃”的上市公司。
岱勒新材(300700.SZ)、澳洋顺昌(002245.SZ)等公司,基本面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但业绩较上年度发生了下滑。公司管理层对此似乎并不太在意,早早和事务所敲定了披露数据,也不打算对业绩进行修正。这类公司的经营业务相对稳定,现金流尚可,资产负债构成变化不大,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的影响。公司对此早有准备,所以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年报的填制。
四是业绩还算不错的“小而美”。
从财务数据看,也有几家上市公司是真正的“小而美”。比如业绩明显回升的纳尔股份(002825.SZ)和东诚药业(002675.SZ),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的营收、净利润以及经营性现金流量都有较大的改善。
如何在年报季发现投资机会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较早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大多是规模较小的公司。这类公司往往存在更好的投资机会,如何通过年报进行辨别呢?笔者认为,随着上市公司扎堆披露年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甄选:
首先,选取业绩优秀的公司。
业绩就是硬道理,业绩好不一定没问题,但业绩不好肯定有问题。对于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可以义无反顾地抛弃掉了。业绩主要是看营收和净利润以及与往年相比的增幅,对于以往年度“洗大澡”的公司更应该一票否决。
其次,关注经营性现金流比较健康的公司。
不少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看似增幅不错,但实际上增收增利不增现金流。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远小于净利润甚至是负数,这样的业绩就存在着“修饰”的可能。尤其是常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的公司,再好的业绩也要警惕。
三是留意公司的资产规模。
成长期的企业,资产规模必然是增加的。因此,通过资产总额的情况就可以简单判断公司是否存在问题。
最后,警惕资产减值地雷。
众所周知,2018年的年报,特别需要小心商誉地雷。商誉的风险主要在于年底的商誉减值准备,一旦收购的对象达不到预期,就要计提减值,从而大幅影响净利润。
年底还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有坏账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所以对于应收账款、存货较高且周转率较低的公司,也需要谨慎投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微信公众号:诗与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