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玲、郑利鹏
2019年1月3日晚间,银保监会甘肃监管局下发了光大兴陇信托增资30亿元的批复。
据了解,本次增资采取原股东等比例一次性增资的方式,股东持股比例没变。增资后,光大兴陇信托的注册资本金增至64.18亿元。http://www.yixiin.com/photo/
早在2016年,光大信托总裁闫桂军曾对媒体表示,“为了保证明年各项创新业务的快速推进,我们希望2017年可以将资本补充至100亿元。”目前来看,光大信托距离“百亿俱乐部”的目标也还有段距离。
其背后,是信托业增资退潮。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有13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注册资本增加总额约为216.25亿元,较2017年同比下降29.94%。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上一阶段,尽管信托业增资热情有所下降,但是转型需求仍在,未来一段时间,增资仍会继续,但是会相对理性。
行业进入观望阶段
记者注意到,除了光大信托之外,近期还有东莞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完成增资。其中,东莞信托于2018年12月29日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东莞控股此次向东莞信托增资12.125亿元。12月26日,华能贵诚信托也完成了相关登记手续的变更,注册资本金由42亿元增至61.95亿元。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共有21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注册资本增加总额364.95亿元;2017年有18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注册资本增加总额308.65亿元。
截至2017年年底,68家信托公司平均注册资本为36.68亿元,而在2018年上述近250亿元的注册资本金陆续落地后,业内信托公司平均注册资本将达到40.31亿元,超过40亿元大关。与2017年相比,2018年仅华润信托一家一次性增资50亿元并进入“百亿俱乐部”,并且注册资本增加额大多集中在5亿元~20亿元。
实际上,2018年监管风向趋严,去杠杆和去通道持续,信托规模连续下降,信托行业的发展效益也同步下滑,因此信托公司股东的增资意愿不强。
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信托业资产规模以“季度万亿”的速度持续下滑,前三季度缩水3万亿元。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47.66亿元,同比略降1.15%;利润总额494.43亿元,同比下降10.72%。
除此之外,从2018年各家信托公司的增资情况来看,外部战略投资者对信托行业的热情同样减少,实现增资的公司主要还是依靠利润转增和控股股东增资。“2018年信托业的监管背景和发展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些投资机构对是否进入信托行业持观望态度。”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此外,对于2018年行业增资规模的减少,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表示,前期的增资潮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业务发展,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经“够用”。“大规模增资带来的边际效应减小,信托公司对增资的需求减小。” 普益标准研究员吴红丽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大规模扩张不现实
潮起潮落。信托公司的大规模增资,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
自2004年中海信托首次增资扩股开始,信托业有过几轮密集增资潮。第一轮是2005年~2008年期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增资与个别公司减资并存。
2011年前后,信托业经历过一轮增资潮。“增资基于业务增长需要。业务增长越快,风险资本占用越多,就越需要资本金的支持。”一位信托行业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增资潮的背后主要是资产规模增长需求和监管评级变化要求。
近年来,银保监会先后多次出台监管文件,引导或要求信托公司增强资本实力。早在2010年原银监会就颁布了《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按照监管层的要求,信托公司应当持续符合“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及“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两项指标。同时,资本实力是信托公司行业评级和监管评级中的重要考核指标。
此后的2016年和2017年,信托行业再度迎来新的增资潮。在此起彼伏的增资浪潮下,2017年底,重庆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华润信托、昆仑信托及中信信托的注册资本金均超过100亿元。
“不同于以往单纯契合行业政策对资本的监管要求,如今信托公司增资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增强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前布局防御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所所长翟立宏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曾表示。
从被动迎合资本监管底线要求,到主动追求业务的规模性扩张,再到布局提升风险控制能力,2018年信托公司增资更多是契合“业务转型”的需求。
“光大信托经过2016年和2018年两次增资,增资的发展方向为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业务模式转向基金化、证券化和资产管理化。”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方丁博士认为,随着资管新规的推出,信托公司引进资本的需求将转变为发展新的业务线条,增强在整个资管行业中的竞争力。http://www.yixiin.com/news/lishixinwen/201901/yxw3689355.html
记者注意到,2018年因增资跨入“百亿俱乐部”的华润信托,在2017年年报中提及加大业务的覆盖范围及拓展消费金融业务和重点做好同业金融和财富管理等业务,而这些业务正是对资本金有着极大的需求。
此外,2018年,中融信托等多家公司将增资资金全部用于充实注册资本,对此多家公司提及“提高抗风险能力”“配合战略转型”“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打造公司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等需求。
吴红丽分析认为,在资管新规指导下,信托行业延续前两年大规模扩张趋势已不现实,2018年增资的信托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较少地追求管理规模的大幅增长,更多的是注重业务质量,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行业实际需求合规开展业务。
转型驱动
在2018年增资潮退之后,2019年信托业的增资会是什么趋势呢?多位业内人士预测,2019年增资大潮恐难再现。
未来信托公司增资的内在需求是有所转变的。方丁对记者表示,“对于能够加强主动管理,发展更多业务线条的信托公司、增资的需求更加迫切,也能带来更高比例的收益。哪家信托公司的增资需求更大,取决于哪家信托公司转型开拓的步伐走得更快。”
躺着赚钱的时代已不再。严监管的背景推动着信托公司主动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迈入“靠能力挣钱”的行列中。方丁认为,“要以增强主动管理能力为主线,发挥信托行业优势和公司自身优势开展创新业务。”
“无论是开展新业务还是化解潜在风险,部分信托公司还是有增资需求的。”上述信托行业人士表示,2018年在市场整体环境影响下,出现了一些风险项目。现在有的信托公司遇到一些兑付问题,一个强大的资本可以使得公司有能力化解,也起到一个增信的作用。
数据显示,信托风险资产规模和风险项目数量自2017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风险项目个数为832个,规模为2159.73亿元。http://www.yixiin.com/news/
不过,吴红丽则提醒,信托项目出现违约的根本原因是过去开展的项目效益不达预期,利用股东增资缓解项目风险作用不大,处置风险项目应主要从实际项目着手,强化资金多方回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