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被美团收购,巨头魅影未散。对ofo如今的境遇,马化腾跳出来爆料,看着那么多分析文章说不到点子上,他直接抛出了veto right(否决权)问题。
这是马化腾就共享单车的第二波强势发声。去年6月,他曾与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朋友圈互怼,称摩拜和ofo是“智能机和非智能机”的区别。这一次,他则是作为ofo最强爆料人。
到底是谁扼住了ofo的喉咙? http://www.yixiin.com/brand/
一位投资人对寻找中国创客表示,在共享单车这场资本大戏中,早期投资人在一开始就已经预言后期阿里、腾讯等巨头会进入,因为共享单车很难做成一个独立业务,更适宜放到大公司中的子业务,能够提供的流量入口、数据对于巨头的价值是大于租金收益。这是一场早有预料的巨头入场大戏。
后面的发展,也应验了这样的说法。朱啸虎成为最会和巨头做生意的人,低买高卖将手中股权给了阿里和滴滴。http://www.yixiin.com/news/shendu/201812/yxw3537379.html
无论是阿里还是马化腾,在故事开头已经被假想为接盘金主。而早期风险投资人到后期,能做的也只能是“搬把小板凳”在旁边。
ofo如今退款的人排起长龙,作为创业者,戴威不易的一面在于,这样的舆论情绪越是发酵,越可能发生类似银行挤兑的悲剧。用户有权利拿回自己的押金,但如今,解药不在戴威手里。
“要命”的否决权 http://www.yixiin.com/news/shjj/201812/yxw3537380.html
2016年9月,已显巨头之势的滴滴通过对ofo的B+轮融资,入局共享单车大战。在此之前一个月,滴滴刚宣布合并uber中国。
在随后一年内,滴滴通过多轮融资,获得ofo近3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2017年4月,阿里巴巴入局,通过蚂蚁金服对ofo进行了投资。紧接着12月,阿里出资收购朱啸虎手中的ofo老股,ofo早期投资人朱啸虎由此退出。
至此,ofo几大重量级股东已全部坐上牌桌。加上C轮进入的经纬中国,戴威、滴滴、阿里、经纬成为影响局势走向的关键角色。
对于ofo董事会中到底谁拥有“一票否决权”,ofo回复寻找中国创客称:商业机密。
知情人告诉寻找中国创客,曾有四方具备名义上的“一票否决权”,分别是戴威、朱啸虎、滴滴、经纬。
此外,上述信源确认,在融资层面,ofo的任何涉及融资的决策都需要董事会全体签字通过,任何一方不签字,新的融资都不能进来。这意味着,在引入融资的决策上,戴威、滴滴、经纬和后来买下朱啸虎部分股权的阿里等都有权力影响新的融资。
此前,阿里曾否认拥有一票否决权。今年9月,阿里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阿里和蚂蚁金服在ofo没有外界所传的一票否决权,没有能力阻挠ofo被收购。滴滴也曾公开表示,未使用过一票否决权。
“朱啸虎的股份,阿里系只接了一部分,在最后时刻,滴滴动用优先购买权买走了一部分,所以,阿里系一直没有一票否决权”,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对寻找中国创客表示。
日后ofo的发展证明,一票否决权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http://www.yixiin.com/news/shjj/201812/yxw3537382.html
马化腾将ofo如今的困局归结于一票否决权,欢聚时代CEO李学凌在朋友圈中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由于否决权过多,导致决策通不过,留下的法律漏洞对公司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胁。
制衡与博弈
有观点认为,滴滴投资ofo后,双方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分歧。滴滴试图将ofo纳入自己的业务版图,成为滴滴出行生态体系的一部分,但戴威坚持独立发展。这成为双方日后反目成仇的起因。
2017年下半年,ofo和摩拜之间的烧钱对抗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曾喊出“共享单车90天结束战斗”的朱啸虎开始在公开场合极力鼓吹ofo和摩拜合并,当时腾讯和滴滴分别为摩拜和ofo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不确定性在于戴威的立场。
前述知情人告诉寻找中国创客,戴威曾使用过名义上的一票否决权。戴威对ofo和摩拜的合并不支持,而滴滴当时倾向于合并方案,后来戴威在合并决策过程中使用了一票否决权,从而导致合并无法进行。
另有说法称,令戴威不满的是合并后新公司的控制权归属,这导致了谈判流产。
接着在去年11月,滴滴派驻在ofo的高管团队被戴威驱逐,ofo和滴滴之间的矛盾正式公开化。撮合无果的朱啸虎马上选择套现走人。微妙之处在于,一个月后,朱啸虎的老股少部分被滴滴拿下,大部分被阿里接盘,阿里成为滴滴之后最重要的股东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所有重要股东都同意才能引入新融资的规则设定,让戴威、滴滴、经纬、阿里拥有了在融资事宜上的“一票否决权”(非名义上的)。这也成为了各方上演制衡与反制的博弈武器。
因为无法达成一致,新的融资进不来。无论是曾经近在咫尺的软银18亿美元注资,还是在今年1月传出的阿里10亿美元注资,都因为种种原因,在各方的牵制和混战中未能达成。
今年以来,ofo唯一获得的一笔大额融资,来自向阿里的抵押借款。今年2月,ofo以小黄车为抵押物获得了两笔合计达17.7亿元的贷款。
今年下半年,陷入困境的ofo一度想要卖身滴滴,但最终因为各利益方未能达成一致,收购未能达成。
巨头宫心计
如今ofo进入生死时刻,排队退押金的人数已达1200万人,戴威也被列入限制消费人员名单。马化腾在ofo的生死关头,点出了他眼中ofo走向败局的真正原因。
实际上,在滴滴和阿里之外,腾讯是这场共享单车大战中,另外一个低调而隐秘的幕后推动者。
腾讯不仅是摩拜的第一大机构股东,还是美团点评的第一大机构股东。美团收购摩拜,成为这场战局中最大的变数。
今年4月,当所有人都在讨论摩拜和ofo是否能够合并时,半路杀出的美团,让这一幻想成为泡影。美团作价27亿美元将摩拜收入囊中,二者幕后股东腾讯,毫无疑问扮演了一个强势角色。
和腾讯的胸有成竹相反,阿里在这场战局中面临着更多的变数。
当初阿里投资ofo,被业内认为是看重其支付场景和流量渠道。阿里投资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掌控欲强,被投项目大多被纳入成为其生态体系的一部分。但在对ofo的投资上,阿里没有继续贯彻这种话语权。
从朱啸虎手中高位接盘后,共享单车行业却开始降温。ofo和摩拜合并难产后,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开始被证伪,估值一降再降。
就在ofo周旋于巨头之间时,哈罗单车与蚂蚁金服却默默牵手。
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支付宝上线“扫一扫骑单车”功能,首批接入的7家共享单车中出现了哈罗单车。随后,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合并,蚂蚁金服继续增持。
而与此同时,今年6月16日,ofo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支付宝芝麻信用免押金骑行政策。蚂蚁金服也客气表示,“尊重合作伙伴决定”。
此刻,蚂蚁金服、阿里系与ofo,已不再是盟友。阿里系流量与数据的寄托在哈罗单车上得到了实现。
在阿里系重押哈罗单车的同时,滴滴则托管小蓝单车,推出自有品牌青桔单车,以另一种方式绕过ofo,继续投身不得不做的共享单车。
腾讯、阿里、滴滴的账本怎么算?
巨头混战的共享单车市场,不论是ofo、摩拜,还是哈罗单车,背后都站着巨头的身影。
在经历了快速登上峰顶,又快速跌落风口后,参与其中的投资人获益几何?
摩拜背后最大的巨头是腾讯。腾讯从C轮开始投资摩拜,D轮和E轮继续领投跟进,摩拜的E轮融资金额达到6亿美元。今年4月,摩拜被美团全资收购,对价为27亿美元。在今年8月发布的腾讯第二季度财报中,腾讯披露已将所持摩拜股权出售。由于具体数据未公开,腾讯对摩拜的投资收益不得而知。
ofo背后的巨头是阿里和滴滴。新京报记者获悉,滴滴共向ofo投入3.7亿美元;阿里投入3.4亿美元,另有8000万美元债权;蚂蚁金服投入1.4亿美元。此外,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股东包括中信、DST、弘毅等机构。
作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滴滴在ofo的投资金额最多。从2016年的C轮融资,到去年3月的D轮融资,去年7月的E轮融资,滴滴都在投资名单中。
阿里系资本蚂蚁金服在去年4月对ofo进行首次投资;阿里在去年12月从朱啸虎手中接手的老股,对价大约为1.2亿美元;另外,阿里系在今年借款给ofo数亿美金,抵押物是ofo的数千万辆单车。
如今ofo出现现金流危机,除了对阿里的债务,还肩负着对供应商和负债,以及用户的未退还押金。戴威在员工信中承诺将对债务负责到底。
结局会怎样?
按照相关规定,如果ofo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由于债权优先于股权,债权将优先得到清偿。滴滴作为财务投资者,对ofo占有的是股权,这部分股权将在债权清算之后才会得到清偿。阿里对ofo的投资部分是以债权形式,作为抵押物的数千万辆单车,或许可以由阿里投资的哈罗单车接手运营。
如果ofo被哈罗单车收购,在不考虑债权的前提下,各投资机构的盈亏重点在于收购估值。公开数据显示,ofo2016年4月A轮融资的估值为1亿元;2017年3月D轮融资估值10亿美元;2017年7月E轮融资估值为30亿美元。
无论如何,ofo都还在战场上尚未倒下。美团收购摩拜,腾讯扮演了一个强势角色。而如今,阿里、滴滴也成为了决定ofo命运走向的关键角色。这样的关键角色在马化腾的爆料下,将会有更多故事浮出水面。
新京报记者 黎明 刘素宏 编辑 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