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海讯三度冲击IPO 定价能力偏弱业绩跌宕起伏
因其客户的特殊性,中科海讯无论在应收账款还是产品定价方面都鲜有主动权
《投资时报》研究员 王汉林
当隶属英国皇家海军的李维斯·尼克森在1906年发明世界上第一部声呐(那时它还叫“水听器”),其目的只是为了侦测冰山。而现在,这种声波监听系统除了被安置在各类船只和潜艇外,还可能被用来测试资本市场的欢迎程度。
主攻声呐产品的北京中科海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yixiin.com/news/(下称中科海讯)近日再次提交招股说明书,据悉,这已是该公司第三次提交申报材料。其中,第一次因披露信息不完善被发审委退回,而在2017年9月再次提交报告之后的七个月,即2018年4月,该公司又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据证监会2018年4月16日消息,鉴于北京中科海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取消原本定于17日召开的第64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至于此次撤回的具体原因,外界不得而知。不过,中科海讯显然并不甘心。现在,它再一次站在了冲击A股的航道上。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海讯控股股东为梅山科技,后者直接持有公司39.04%的股权。中科海讯实际控制人为蔡惠智,合计控制公司0.2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5.13%,其中直接持有公司359.6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095%,并通过间接控制梅山科技和梅山声学共间接持有公司39.036%的股权。若本次按最高发行量发行1970 万股,蔡惠智控制公司的股份比例将减少至33.83%,但其仍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悉,蔡惠智曾长期在中科院声学所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目前也是中央军委科技委水声专业组专家成员。
作为一家民营背景的军工企业,该公司与其客户的关系自然会引得市场注意。针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投资时报》日前向中科海讯相关部门发送提纲询问,截至发稿日尚未收到回复。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
中科海讯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声纳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信号处理平台、声纳模拟仿真系统、矢量阵声纳系统等声纳领域相关产品。
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度(下称报告期),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97亿元、1.32亿元、2.13亿元及1.02亿元,同期净利润则分别为2784.73万元、827.06万元、8001.98万元和3227.7万元。尽管其营收上涨势头明显,但与之匹配的期内利润却起伏较大,比如2016年的净利竟较上一年下挫70.4%,而2017年又同比劲升9.67倍。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其他财务数据也难令市场满意。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中科海讯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17亿元、1.67亿元、1.65亿元和2.42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9.56%、41.41%、32.6%和42.91%;同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0.94、0.93、1.28、0.5。中科海迅表示,因为与客户无明确的信用期约定,故应收账款的回款周期较长。市场人士表示,这或许与该公司客户背景有关,因此中科海迅难以向客户提出要求。
另外,报告期各期末中科海讯的存货余额分别为0.94亿元、1.35亿元、1.52亿元和1.56亿元,存货账面价值占各年末资产总额的33.62%、34.06%、30.21%和27.48%。随着该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订单增多,存货数量有可能继续增加,若在未来的经营年度因市场环境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竞争加剧导致存货跌价或存货变现困难,将给该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大概率处于弱势“乙方”身份
受制于诸多因素,中科海讯的现金流状况也不理想。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中科海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13亿元、-0.31亿元、0.57亿元、1.37亿元,与同期净利润相差甚多。
对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多次出现负值的现象,中科海讯解释称,一方面主要系公司订单规模持续增加,采购商品、接受劳务、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项目现金持续流出,报告期内公司存货金额相应增长所致;另一方面,由于水声装备领域部分产品制造周期长,受制造厂商、声纳整体系统提供商等各产业链参与主体的结算付款进度,应收账款回收具有较大影响,收款时间较长,应收账款持续增加,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对收入增长并未相应增长。
作为声纳领域上游电子信息类产品和小型系统的供应商,中科海讯主打产品具有典型的定制化特点。这也表明,只有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企业才能向客户提供产品,因此军工行业往往具有客户明确且高度集中的特点。
报告期内,中科海讯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总收入分别为0.96亿元、1.32亿元、2.12亿元和1.02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32%、100%、99.62%和99.98%。http://www.yixiin.com/photo/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科海讯与其客户的关系无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市场既可能因此对该公司的技术实力、回款能力产生信心溢价;另一方面,这种关系也几乎决定了交易过程中该公司大概率处于弱势的“乙方”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