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柯
中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出人意料地摆脱了大假情结强势上涨,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以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首的优质银行股在调整几个月以后强势突破。
银行股的走强,与资金面环境有很大关系。进入9月以来,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又是MLF又是逆回购操作,已净投放资金超过7000亿元。由于9月底有中秋国庆大假,央行维持市场较为宽裕的流动性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资金应该不是全部为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假消费,更多是一种姿态,那就是央行“宽货币”实质性操作,http://www.yixiin.com/photo/加大货币投放拉动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未来可能是多种货币手段并举,比如降准,一次降准0.5个百分点就可以释放6000到7000亿流动性。其实9月21日银行股的表现也应该是市场对货币政策预期的一种提前反应。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中国香港已经加息,央行加不加息越来越不确定。按8月的CPI为2.3%来看,一年期1.5%的基准利率已经是负利率,即便各家银行上浮,也没有超过2%,今年CPI或维持在2%以上,负利率恐会成为常态,这对央行会有一定的考验。加息对经济社会来说目前可能并非好事,加大了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本,如果营收跟不上则会吞噬利润。但加息对银行股是利好,在资金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加息可以扩大银行的收入基数,让利润总量也水涨船高。
当然,外围资金面的影响毕竟不是主要的,优质银行股能率先突围,还在于这些银行自己的内部优势。最近华夏银行增发补充资本金,此前工商银行也在发行优先股,不管是补充资本金还是扩大可贷资金,很多银行的再融资需求是很迫切的,这也是市场对银行股有所忌惮的重要原因。但部分优质银行却能靠内生发展来满足未来扩张的需求,也就是经营会持续增长但不会大规模再融资,相比较之下,这样的银行股就可能被市场追捧。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估值差别会这么大,很简单,看净利润增长,看再融资需求:兴业银行净利润增长只有6.51%,招商银行达到14%,而且兴业银行还要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亿股优先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00亿元补充资本金。
优质银行今年以来调整的幅度比较大,就连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调整幅度都达到30%以上,在资金面宽裕而机构云集的情况下,这个调整幅度已经是极限。况且,现在很多险资机构正在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式,比如中国平安就将股票投资委托给基金做量化交易,这样的话就要求其持有的品种是比较稳健的,为此平安甚至大量买入工行的H股。银行股重新被大机构重视,应该是迟早的事情,这也是优质银行能率先突围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们谈谈外资的动向,都说外资一直在“买买买”,它们最愿意买什么A股?放眼整个A股,能拿出来和世界级公司比拼的,也就只有银行股了,盈利能力全球第一。为什么QFII的重仓股大部分都是银行股,不管赚没赚钱,投资理念就摆在那里。现在,外资入股中资银行不再受限了,优质银行股肯定还会被抢购,QFII连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都看得起,对招商银行这样的优质银行会不屑一顾?http://www.yixiin.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