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远地产与旭辉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宣布将共享行业信息,并在土地市场展开战略合作。 业内人士解读,被挤出百强企业的华远在新管理班子上任以来,一改以往所谓小而美的追求,提出“要规模”、“要速度”,在土地市场上也多有斩获。此次与旭辉的合作也应该是延续了企业扩大规模的迫切心态。华远希望借力旭辉这家千亿房企的外力加速超车的心态初步显现。http://www.yixiin.com/spread/
握手到拥抱
华远集团董事长兼华远地产董事长杜凤超表示,在规模与效益并举的战略下,华远地产将持续提升企业开发规模、盈利能力、品牌实力等方面。合作既能够提升双方的整体运营实力,达到1+1>2的效果,也可以对冲行业盈利空间收窄的风险。
“以往地产企业合作多见单体项目联合开发,但近来房企的合作则是不断走向深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合作投资有助于开发商扩大业务规模,实现多元化发展,进而形成更大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收益,是一个多方受益共赢的结局。
一段时间以来,企业间的合作正在从握手向拥抱发展。今年1月底,华夏幸福分别与东原、旭辉、阳光城三家房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以产业运营与其他几家公司嫁接;1月26日,中交与富力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地产项目联合开发、基础设施投资、地产金融等领域开展合作。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认为,房企合作以往是共同成立一家公司,谋求某一特定市场,或者开发某一地块。未来可能有更多企业的合作走向深入,从合作迈向并购,进而加速市场集中度。
华远的冲动
与旭辉这家擅于联姻的企业不同,华远与其他开发商的“深度合作”并不多见。
“这应该是华远积极扩张的一个方式,以此加快业绩提振”,一位楼市观察人士指出,华远对当前规模并不满意。
作为曾经的行业翘楚,后又历经波折的华远地产脚步始终难以跟上行业整体速度。在行业榜首房企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之际,一直坚持“小而美”、稳健策略的华远地产却在销售额百亿上下徘徊。
资料显示,华远地产2017年实现签约销售额从2016年的107.8亿元跌落至77.2亿元,同比减少28.4%。刚跻身百亿军团一年就跌落榜单。
华远渴望改变,公司战略也正在调整。今年4月刚刚履新的杜凤超给华远地产定下的年度销售目标是120亿元。未来3-5年,华远地产力争实现500亿元销售规模。并明确表示,公司未来“要效益也要规模”。截至上半年,华远地产实现31亿元销售额,占年度目标的25.83%,面临压力依旧不小。
在土地储备方面,今年上半年华远出现了70天斥资83亿元拿地的多年不曾出现的罕见扩张手笔。资料显示,2017年全年,华远一共才获取项目6个,土地储备投资41.85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华远地产仅用70天就完成了2017年全年的投资规模。
此外,在融资方面,华远也在加紧推进。其中,包括5亿美元的美元债发行工作;华远拟发行的50亿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也获上交所受理。
业内人士分析,“小而美”企业在当前市场集中度上升的情况下,容易被市场挤压。因此它们有着强烈的扩张冲动,却面临企业资源的瓶颈。与其他企业深度合作,有助于实现规模化。华远地产目前积极收购和拿地,已经展现出积极姿态,但真正做大规模还需要有一些新的动作,比如说加大融资规模等,以及在拿地和营销方面形成更为强势的团队等。
含金量几何
对于华远而言,借力对手资源,加速自身布局则是关键。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开发商的合作多见于品牌民企与中等规模国企之间。民企眼光紧盯国企的土地储备、融资能力,国企则看好民企的营销平台、管理效率和品牌优势带来的周转速度。
华远地产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与旭辉具体的合作意向和项目已在洽谈中。两家企业将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共享政策、市场、金融等信息。同时,双方还将在土地市场展开战略合作,对于有意向合作开发的项目,将采用联合竞买或联合收购的方式。此外,双方还将享有项目合作开发与转让优先权。http://www.yixiin.com/news/
对于华远而言,选择旭辉也符合逻辑。旭辉已具备千亿级运营管理平台,同时旭辉的高周转经验正是华远所缺乏的。华远方面还表示,华远投资对象,除了深耕已进入城市外,新入城市要考虑三个维度:一是国家发展战略;二是城市整体宏观经济面;三是项目盈利数据。同时,“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兰州、银川等城市,雄安新区、京津冀、大湾区等区域也会考虑。
从整体上看,华远在环京市场基础好,旭辉在环沪有优势。目前华远已布局京津冀、西部、中部、珠三角四大区域,但长三角区域、上海周边则比较薄弱,通过合作或许能补充投资布局的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华远集团已确认承接并统筹北京“动批”项目的改造,该区域内项目体量和货值被业内外普遍看好。华远地产作为华远集团旗下子公司,未来无疑将成为项目改造的核心企业。同时,作为合作方的旭辉,未来也很可能以帮手的身份分一杯羹。
也有观察者指出,房企联合背后的含金量如何,能给企业带来多大效益还有待观察。深度、全面合作需要双方在企业文化、制度、团队人员上的长期磨合,最终形成效益绝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
北京商报记者 董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