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逻辑还在被市场检验,“焦虑升级”却在基金经理中弥漫。日前一些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基金经理依然看好A股中长期机会,他们说:“眼前的模糊不是黑暗。”
焦虑升级
80后基金经理宋鑫(化名)最近“焦虑升级”。
“5月比较难熬,白马股迎来最后一波下跌,成长股看筹码博弈。一句话概括:白马未企稳,成长未长成。”他说。
“创业板50”俨然是最强指数。截至5月4日,“创业板50”今年以来上涨1.97%,同期沪深300下跌6.97%。盈利方面,“创业板50”一季度净利增长56.2%,大幅超过去年的16.6%,市场似乎在展现风格切换迹象。
不过,除了光线传媒、寒锐钴业、东方财富等几家净利增速领头公司,“创业板50”一季度净利仅增长11.19%,与2017年同期相差无几。宋鑫认为,创业板行情由业绩驱动的逻辑站不住脚。如果今年创业板行情不是由业绩驱动,目前涨势能否持续、风格到底切换与否,这些问题他暂时给不出答案。
“2018年市场一再‘打脸’。”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权益基金经理说,最近是谨慎再谨慎,配置上力求均衡,不押大也不押小。另一位基金经理援引数据指出,基金一季报显示,在去年备受追捧的22只消费白马股中,一季度公募基金对其中的21只进行减持。其中,永辉超市、五粮液、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等个股减持数量较大,仅有片仔癀获公募基金增持。基金经理的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各显神通
尽管市场风格尚未确定,基金经理焦虑大概率持续,但他们认为不宜过度悲观。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刘宾(化名)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定价过于悲观,“首先,A股即将被纳入MSCI,外资会继续流入;其次,创业板ETF出现大幅净申购。这都构成5月行情基础。一季度该跌的都跌了,一旦正向预期差出现,市场有望出现短期反弹。”
刘宾说,他目前采取的是左侧交易策略,对估值合适的公司,坚定逢低买入。“今天(5月3日)刚刚满仓,主要配置保险股,还有机械、化工等行业部分具备周期影子的公司。”不过,他坦言,在5月还会进行波段操作,见好就收。
深圳一位基金经理持相似观点。他表示:“现在肯定是过度悲观,国内国外皆如此。”他补充道,2月以来,市场风险偏好逐步降低,现在处在很低水平,可见悲观情绪过度放大利空因素影响。实际上,不少优质个股被错杀。
他表示,现在首先配置券商股,因为券商是金融子行业中杠杆率最低的,过去一两年都没涨,PB接近历史低位。股价处于低位时,对利好就比较敏感。一旦政策面稍显利好,就会刺激券商股。
泓德远见回报基金经理邬传雁表示,部分个股具有增仓价值。他认为,消费电子板块前期抛压较大,市场一直是“欠配”的。从微观层面看,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对电子行业拉动非常明显,特别是有些企业财务报表进一步向好,一些原来依靠代工的企业逐渐产生创新基因,做了很多超预期布局,对于外部依赖逐渐减少。管理团队具备强大学习能力,建立良好激励机制,将增加上述板块中优质个股配置。
中融国企改革基金经理解静说,在配置上趋于均衡,部分仓位移至有业绩的真成长股上,预计今年基金资金流向趋向均衡,价值、成长中优质个股均能吸引增量基金。
邬传雁认为,前期超涨个股近期或到调整阶段。“比如,医药医疗板块最近涨得较多。对实现盈利个股,我们做了些微弱减持。还有些之前做医疗设备的企业,由于后期扩张较快,做了一些跨界及与主业不太相关的业务。对这类企业,我们比较担心未来的扩张风险,进行适当减持。创新药方面,依然看好一些前期持有的股票,但由于短期涨幅较大,从控制回撤角度,做了少量减持。”
谨慎乐观
中加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张旭表示,从盈利角度看,中国有较大内需市场,能在宏观经济上体现出一定韧性,相关部门会出台相应手段对冲经济下行风险。从估值角度看,目前A股估值不高。当前全部A股估值18.1倍。在经济平稳、上市公司盈利平稳增长的前提下,此估值有底部特征。从风险偏好角度看,目前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的最大因素有望消除。
泰达宏利基金表示,二季度对权益市场持谨慎积极的观点。在资产配置方面,将采取相对均衡配置的方式,重点发掘民生保障和科技创新两大领域中收入和业绩持续较好增长品种。看好银行、先进制造、医疗保健等板块。2018年作为诸多政策落地的“元年”,看好国内创新药相关产业链及居民医疗需求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
邬传雁表示,受益于进口替代及医改制度红利的医药医疗行业,受益于经济转型和多重技术革新下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通讯、云计算等行业,有先进理念的金融服务行业具有配置价值。
解静称,在金融继续去杠杆大背景下,叠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接下来资金会在业绩增长可持续且确定性高的板块,以及股价在底部但行业景气有所好转的板块上不断腾挪,行业轮动特征会比较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