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闫晶滢
随着2017年的结束,上市公司2017年理财“成绩单”也随之出炉。出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现金管理收益”、“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等多种目的,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持续上升。
《证券日报》记者整理wind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共有1152家上市公司购买13874款理财产品,合计金额高达11733.19亿元,投资公司、投资次数、投资金额规模等远超去年水平。从投资理财产品类型来看,主要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投资公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基金专户以及逆回购等理财产品。
而在这已超万亿元的上市公司理财市场中,证券公司直接参与的份额相对有限。2017年全年,共有239家上市公司购买了998次证券公司理财产品,购买规模合计为599.45亿元,在所有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中占比5.22%。
从证券公司角度而言,国泰君安是上市公司最青睐的券商理财产品发行方。2017年全年,共有54家上市公司陆续138次认购国泰君安的理财产品,合计金额达到86.64亿元。其次是中信证券,其产品在今年以来获得了45家上市公司的115次认购,合计金额为64.54亿元。
另外,虽然目前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在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中所占比重有限,但仍有一批上市公司对券商理财“情有独钟”。wind数据显示,在2017年购买券商理财的239家上市公司中,晋西车轴、达威股份、商赢环球等公司购买券商理财次数均在20次以上。以商赢环球为例,2017年该公司共购买了23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合计金额达16.3亿元。
就目前上市公司购买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的种类看,主要以收益凭证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主,其中收益凭证占比超过八成。《证券公司债务融资工具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收益凭证是指证券公司发行的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特定标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利率、基础商品、证券的价格或者指数。通俗讲,收益凭证可被视为是证券公司给客户出具的“借条”,可分为固定收益凭证和浮动收益凭证。
事实上,上市公司青睐购买券商收益凭证自有其原因。由于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并不能随意进行投资活动。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对上市公司闲置的募集资金投资产品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二是流动性好,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基于此,上市公司在选择证券公司理财产品时,大多选择将资金投向保本型券商收益凭证产品,以实现其现金管理的目的。
据北京某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经理介绍,固定收益凭证以证券公司信用作为担保,整体风险系数较低,且具有期限灵活、投资门槛低、产品类型丰富、发行方式多样等优势,与上市公司短期的现金管理续期十分匹配。另外,由于收益凭证属于券商柜台类产品,购买方式简便,直接登录券商客户端即能购买,因此吸引了众多公司及个人客户参与购买。
不过,出于对高额收益的追求,上市公司购买证券公司发行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从收益率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公告中显示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预期收益率明显高于收益凭证的收益率水平。在上市公司购买的全部券商理财产品中,有19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其中有17款为集合资管产品。而在上述资管产品中,又以沙钢股份去年9月份购买的“华创开源建投8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高达8%的预期收益率居首,理财期限长达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