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市场谣言
制造者必须严惩
■择 远
资本市场对信息非常敏感,因此,任何信息的发布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但现实中,关于资本市场的各种消息时不时地出现,其中不乏一些由个人或者群体为实现特殊目的而捏造的虚假信息。
比如,中国证监会日前通报的一起案件中,一个“三无”(未在民政部门注册、没有办公地点、没有章程)协会——“中国蛋品流通‘协会’”的秘书长曾某雄,以“协会”为名义、以联名举报信为噱头、以互联网为媒介,编造并传播关于“鸡蛋期货遭多头恶意炒作、要求监管部门严查投机及操纵”的虚假信息,对鸡蛋期货主力合约JD1609合约价量造成明显影响,严重干扰了期货市场秩序。
资本市场是基于信息发现和形成价格的市场。违反真实、客观原则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严重干扰投资者决策判断,必然扭曲市场价格信号,侵蚀市场运行的基础,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最终影响资本市场功能发挥。
所以,对虚假信息,监管层一直以来都予以严厉打击。但是,市场上的虚假信息还是无法彻底杜绝。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其一,是制造和传播这些虚假信息的成本非常低,但一旦发出去,传播的速度会非常快;其二,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有资源共享、免费传播的特点,即便是个体也易引发关注。但是,面对真真假假的消息,普通投资者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可能对这些信息的真伪无法一一加以核实,也就给消息的传播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虚假信息、谣言的危害非常大“一条看似漫不经心的谣言经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后,对个股交易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带来股票交易量、交易价格的异常波动,与其他因素相互叠加、放大,对投资者心理造成干扰,甚至会影响大盘稳定。
但客观地讲,在信息海量流通、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上,要保证每一条信息都绝对准确,一点噪音也没有,确实有难度。所以,当谣言、虚假信息出现的时候,与之相关的各方,必须要积极应对。比如,涉及上市公司的谣言,“躺枪”的上市公司就要及时地加以澄清、回击;对于投资者而言,就要擦亮眼睛,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要抵制造谣传谣的行为,不信谣、不传谣、不盲从,切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对监管层而言,就要对此予以严厉打击。我们看到,这几年来,证监会对打击股市谣言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包括部署专项行动,对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案件进行处理。
资本市场是信息汇集的市场,信息的真实性是市场命脉所在,只有信息真实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定价,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才能正常发挥作用。笔者再次呼吁,对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大肆散播各种虚假不实信息、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要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严厉打击、坚决惩治恶意造谣惑众的行为,并做好随时揭露散布虚假消息者丑陋面孔的准备,还资本市场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