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三元到户的每款产品都涨了5毛钱,涨价原因是原料奶收购价的持续上涨以及包装材料、人工等成本的提高。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北京三元订奶的工作人员,正常玻璃瓶装的特品鲜牛奶已经从12月1号开始涨价,从2.45元涨到2.95元,这样算来,涨价幅度超过20%。
据了解,从今年4月份开始,高价“抢奶”已经形成一股席卷全国的风潮。今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单方面提高价格,到别的企业奶源基地抢奶的现象频发。伊利方面曾表示,辛苦建立的奶源基地频频遭到邻近省份的小企业“骚扰”,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伊利就损失了8个养殖小区的奶源。
奶源紧张,面临断货。数据显示,全国生鲜乳价格已经连续13个月上涨。根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8月份以来,全国塑袋装纯牛奶价格呈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走势。与8月1日相比,11月29日,塑袋装纯牛奶均价上涨9.3%。分地区来看,近九成省区市的塑袋装纯牛奶,价格上涨,其中浙江、黑龙江、新疆价格涨幅居前,分别为30.4%、29.2%、21.4%。
面对涨声不断的品牌牛奶,不少消费者直呼喝不起了。而按照乳企方面的说法,奶制品之所以涨价,主要是因为奶荒导致原材料价格等成本上涨。
北京尚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这一轮奶荒给出三方面原因。一是全国奶牛存栏量减少。前年和去年奶牛饲养数量在下降,我国传统主要的养殖地区,东北、内蒙古以及河北的奶牛数量都在减少。二是国外进口奶源下降。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重创了国内奶业,迫使消费者把目光放在国外奶源上,使得2008年之后几年间我国进口奶源规模剧增。不过,近两年这种势头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因为国家为了扶持国内奶业发展对进口奶源规模有一定控制,另一方面也因为像新西兰恒天然等国外奶制品质量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三是天气原因加剧奶牛数量减少。今年夏天天气炎热,周期较长,对奶牛生产、产奶量带来了不利影响。加上我国奶业发展起步晚,现代化程度低,一些奶牛饲养从业者管理水平比较低,部分地区出现奶牛死亡,也使奶牛数量减少雪上加霜。
相关阅读:
1、网友评论
给孩子喝的高端奶比进口的还贵,奶价是不是涨过头了?
奶价高,奶源紧,会不会有人动起歪脑筋?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牛奶安全事件一直不断,心理都有阴影了。
2、消费者与奶企的争论焦点
(1)涨价是否合理?奶企一起涨价是否涉嫌垄断?
对于涨价的原因,企业给出的答案几乎一致,即原料奶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快速增加。针对垄断的质疑,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所所长于光军说,企业如果以“价格联盟”形式商议涨价,即涉嫌垄断。但目前来看,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企业有“价格联盟”行为。
内蒙古农牧业厅畜牧处处长白音表示,本次涨价是奶价在长期偏低之后的理性回归,合理的奶价是维护奶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长期低价不利于奶业健康发展。
(2)奶荒有多荒?
“奶荒”被认为是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但有业内人士对此并不认同。
(3)涨价富了谁?
有分析说,企业和奶农从中受益很小,利润的大头都被中间商奶站或奶牛小区拿走。奶农认为,如果和价格同样上涨的养殖成本相比,奶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基本可以相互抵消。
3、抢奶源于缺乏约束
类似的“抢奶潮”在中国乳业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近年来,为了防止“抢奶潮”再次出现,各地政府和企业想过很多解决办法。比如企业之间相互协商,约定互不抢奶,或是和奶农签订长期协议,形成固定供销关系。
但企业为了“抢奶”,可以不守规矩,奶农为卖高价,甚至不惜违约。在利益面前,奶农法律意识淡薄、违反合同的情况很多。面对散户奶农的违约行为,不少企业也无可奈何,因为打官司的成本很高,企业耗不起。
业内认为,今年是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的一个好时机,但如果乳品企业间继续以许诺、利益诱惑等手段争抢奶源的话,必将影响生鲜乳的收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