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杨舒楠在北京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暴雨洪水过后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这场发布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旨在探讨时令节气与民众健康之间的联系。
杨舒楠提醒公众,在遭遇极端天气事件时,首要任务是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尤其是那些与当地相关的即时预警。夏季作为强对流天气频发季节,这类天气变化莫测且破坏力强,预测难度大,因此建议大家随时跟进最新的天气动态,并根据预警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她进一步说明,在接收预警信息时,不仅要细读内容,还应留意预警级别是否有变化及预警时效,确保自身安全。
杨舒楠还强调,即使恶劣天气过后,仍需保持警觉。暴雨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后续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具有延后性。因此,降水减弱或停止后,前往山区或地质不稳定区域旅行仍需谨慎,驾车通过复杂山地路段时更应小心滑坡风险。
此外,杨舒楠着重指出,暴雨洪水还会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可能导致饮用水源污染、蚊虫及寄生虫增多,从而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因此,灾后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前往野外,减少与野生动植物的接触,以预防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