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码”虽然不是新鲜事,但上市公司为子公司“跳码”埋单的事却不多见。
“标准类商户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被业界称作“跳码”,是支付行业一种常见的违规行为。此种行为严重损害持卡人、正常商户和银行利益,不仅给整个支付系统带来风险,也违反相关政策规定,是被明令禁止的违规套利行为。
近日,翠微股份(603123.SH)发布公告披露,控股子公司“跳码”致其业绩损失4亿元。
实际上,翠微股份并不是个例。截至目前,拉卡拉(300773.SZ)、新国都(300130.SZ)、新大陆(000997.SZ)、海联金汇(002537.SZ)、仁东控股(002647.SZ)等上市公司也对外披露,旗下收单支付业务由于存在“跳码”等违规行为,需要退还大量资金,进而产生巨额营业外支出,最高支出金额近14亿元。
如何杜绝频发的“跳码”事件?就此问题,《法人》记者近日采访有关市场人士。业内人士认为,支付业务线亟需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以摆脱对“灰色业务”的依赖。
子公司系“吃罚单大户”
一份突如其来的风险提示性公告,让不久前斩获“四连板”的翠微股份再次引发市场关注,而其背后隐藏的“跳码”风险随之浮出水面。
10月20日,翠微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海科融通”)在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情形,目前海科融通已按新要求签署了相关协议,需将额外新增涉及资金分批次退还至待处理账户。本次事项将对翠微股份今年第三季度及全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预计损失约4亿元,且后续影响或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