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交付只是当下造车新势力们面临的其中一个问题,另外,在技术提升、盈利以及营销与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造车新势力也同样面临巨大挑战
交付延迟 技术掣肘 盈利困难
造车新势力如何破局
法治周末记者 马金顺
“交付大会承诺大批量交付都是空头支票,11月1日为止,温州地区暂时没有看到有人交付汽车。”
“经近些天的观察,发现除了北京有少量车辆交付外,其他城市全部是0交付。”??
9月28日,威马汽车在其位于温州瓯江口的工厂内举办了其首款量产车EX5的首批新车交付大会(以下简称交付大会)。据悉,威马汽车的首款车型EX5在2018年4月上市,9月28日交付,是为数不多按时交付的新兴造车新势力。
然而,该支付大会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质疑。
交付,在造车新势力出现之前,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消费者,都尚未对此议论太多,也很少有车企会为此召开隆重的新闻发布会。然而,随着造车新势力们的出现,关于交付的话题从未不断。
被看重的交付
“威马汽车过于夸大产能,承诺全国同步交付,而至今未见到实车,基于此,本人强烈要求威马汽车退还我2万元定金。”已预订威马汽车的用户张霞(化名)告诉记者。
张霞看到威马汽车交付大会的直播,威马汽车的两位创始人沈晖和陆斌在“9·28”发布会直播中多次承诺2018年交付1万辆汽车,2019年交付10万辆,并且交付大会中提到截至2018年9月28日只有4016个订单,在此基础上,张霞为了尽快能够提到车,于当晚22:18分下单并于4分钟后支付定金2万元,预订了一款威马EX300探索版汽车。
“威马汽车在交付大会中表示全国15个城市同步发车交付,但是到现在一个多月了,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城市都没有到车,且并非合伙人店面没有准备好。”张霞认为威马汽车欺骗了消费者,故要求退还其定金。
伴随国家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再加之其相对较低的入门门槛,吸引了不少资本的涌入,一些新兴的造车品牌也就随之诞生。
这些新兴的造车企业被业内称之为造车新势力。
据独立汽车咨询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介绍,目前来看,造车新势力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出身,它们希望凭借差异化优势抓住智能化电动汽车的发展机遇,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等均是如此;而另外一类,则是本身已经置身于汽车产业链中的企业,但此前并不涉及到汽车制造,比如,前途汽车。
而2018年被业内称为是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随着“交卷时刻”的来临,各家车企的交付情况也备受关注,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们也为了“交付”而以各种方式来吸引各方眼球。
比如,近期被业界热议的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与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关于“年底蔚来汽车能否交付一万辆实车”的赌局,9月底,威马汽车在温州工厂为其首款量产车EX5的交付特意举办了发布会等。
造车新势力们为何这么看重交付?
张翔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交付就是实际销量,不仅新势力们看重,任何企业、任何行业都会看重该指标,因为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综合实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
汽车观察家百人论坛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希则认为,“交付”是造车新势力之间竞争的需要,即通过抢先交车,证明自身的造车实力,快速占领行业制高点。
造车技术与经验掣肘
按照造车新势力们此前披露的计划,今年将会有多家造车新势力启动新车交付计划,其中包括蔚来、威马、小鹏、前途、奇点等汽车品牌。
但从目前的统计来看,实际交付情况不甚乐观。
就交付时间最早的蔚来汽车而言,今年为交付已经历了多次“跳票”。起初蔚来汽车与车主约定的交车时间在4月,迫于产品安全性检验,推迟到了5月初,但到了这一时间点仍未交付,直到5月31日才将首批ES8交付内部员工,6月28日开启了外部交付。蔚来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斌对外称,延迟交付的原因在于产能爬坡,并希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消费者不禁要问:这些造车新势力们的产品交付为何如此之难?
张翔直言道,之所以出现交付困难的现象,主要还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尚未达到交付的标准。
“传统车企在有经验积累的情况下,开发一款车型也需要三年至五年的时间,而很多新兴造车企业没有造车经验,并且部分企业自公司成立尚不到5年的时间,如何能造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呢?”张翔补充说。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也称,汽车与其他消费品不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要求非常高。为交付合格产品,企业需要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产品测试,但目前造车新势力在验证测试方面的技术还很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车企首批量产车型的交付时间;此外,新势力车企对供应链的把控缺乏经验与实力,也会影响交付工作。
“从造车新势力们目前发布的产品来看,主要是电动汽车,其对相关技术要求较高,但造车技术或者造车经验正是造车新势力较为欠缺的。”?强认为。
此前有媒体报道,8月底,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一辆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尽管威马汽车第一时间对起火原因进行了说明,称“自燃车辆为报废的早期试装车”,但仍未能消除外界对其产品质量以及技术方面的质疑,致使一些已预订的用户主动退订。
另外,近日,特斯拉从公司网站的订单页面中撤回了长期宣传的“全自动驾驶”选项。虽然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这个选项会让客户产生混淆,无法保证驾驶员处于中心位置,但批评人士仍认为,特斯拉目前仍缺乏解决自主驾驶问题的关键技术。
如何实现盈利是关键
在?强看来,交付合格的产品给消费者只是造车企业迈出的第一步,并不是终点,未来造车新势力还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网络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如何建立、如何实现盈利等。
近日,蔚来汽车发布的赴美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也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营收为2.14亿美元(约合14.7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增长了3095.3%,净亏损为4.092亿美元(约合28.1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扩大了116.1%,同上季度相比增长了56.6%。
不过,近日特斯拉发布的最新财报让造车新势力们看到了希望。财报显示,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8.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9.85亿美元上涨128%,净利润为3.1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8.81亿美元,达到15年来的最高点。
据悉,这是特斯拉自2003年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季度性盈利,并且公司成立15年来至今尚未实现年度盈利。
在张翔看来,相比较于在行业里经营多年的传统汽车企业,新势力们在汽车供应链、智能制造、品质控制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在传统车企已经开始快速转型的当下,市场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与空间正逐渐缩小,如何破解盈利难题,是各大车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强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盈利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此外,不少造车新势力还面临量产、生产资质等一系列考验,能否在时间窗口内顺利量产和交付,很大程度决定了新势力们未来的盈利情况。
“基于当前现状,一方面,新势力造车企业应增强自身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逐步突破各项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些新兴造车企业可以考虑与传统车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和谐共赢。”?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