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和孩子们都喜欢吃鱼,她认为鱼肉营养价值高,含有优质蛋白质。家里平均每周要吃两次鱼,她的厨艺也得到了家人的称赞。然而,一次她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称“有些鱼吃多了会致癌”,这让她非常担心,并咨询了一位医生朋友。朋友告诉她网上的信息需科学对待,有些内容缺乏科学依据。
确实有研究指出,某些鱼类可能因为环境污染而含有重金属,比如砷、汞、多氯联苯等污染物。2022年6月,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癌症病因与控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食用鱼类可能会增加黑色素瘤的风险。这项研究调查了491367名平均年龄为62岁的美国成人饮食数据,发现每天食用较多鱼类的人患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更高。具体来说,每天平均食用42.8克鱼的人比每天平均食用3.2克鱼的人患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增加了22%;每天摄入14.2克金枪鱼的人比每天摄入0.3克金枪鱼的人,风险高出20%;每天摄入17.8克非油炸鱼的人比每天摄入0.3克非油炸鱼的人,风险高出18%。
此外,另一项研究指出,三文鱼体内的多氯联苯含量比鲱鱼、海鳟等常见海洋鱼更高。中国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研究也表明,鱼类摄入的多氯联苯量是红肉的20倍,尤其是海水鱼,其重金属含量通常高于淡水鱼。专家建议,体型大、肉食性和年龄大的鱼重金属含量较高,应尽量避免食用。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吃鱼是健康的,但不当的烹饪方式可能增加致癌风险。腌制咸鱼属于高盐食物,在腌制过程中可能生成亚硝酰胺类化合物,长期食用可能增加胃癌、食道癌等癌症风险。高温油炸的鱼不仅会导致营养流失,还可能产生丙烯酰胺、杂环胺、苯并芘等致癌物。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卵,食用后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严重时甚至引发肝硬化、肝吸虫病、肝腹水、胆管炎、胆囊炎、肝癌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