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3》还未上映时,社交媒体上就流传着一个段子:一次两次还能说是“误杀”,都第三次了,这明显是“谋杀”吧?这只是玩笑话,但也透露出观众的担忧——这部电影会不会只是对前作成功套路的简单重复?
事实证明,这种担忧部分正确。电影在艺术层面确实没有创新,依然围绕“父亲/母亲救女儿/儿子”的核心命题,主打下沉市场的情绪价值传播,悬念和反转依旧是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然而,本片并没有躺在之前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反而节奏更快、反转更多、人物更多、谜题更复杂,剧情也更直接。整部电影像一部在高速公路上狂奔的汽车,完全停不下来,不想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
不过,这样的电影拍到这种程度,还不如直接拍成微短剧。尽管整部电影接近2小时,但拆成十几二十个两三分钟的短视频也不会有任何违和感。观影过程中,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个个画面:肖央的女儿被绑架,大家忙得团团转,佟丽娅突然邪魅一笑;警察局里人们为案情焦头烂额,段奕宏突然邪魅一笑;所有人都以为高捷是幕后黑手,刘雅瑟却突然邪魅一笑……电影的逻辑就是你以为是这样,其实是那样;你以为他是好人/坏人,其实正相反;你以为事情解决了,其实还没有。
这正是微短剧的叙事手法。微短剧和电影的区别在于,优秀电影中能体现复杂人性的角色令人难忘,而微短剧中由于篇幅和叙事特点,不需要考虑“塑造人物”,角色的好坏基本写在脸上。《误杀3》中所有人物都可以清晰地划分在正邪对立的两个阵营里,坏是极致的坏,好也是极致的好。对比前两部,尤其是第一部中陈冲扮演的母亲,第三部的人物扁平化越来越严重。同样是“坏”,陈冲既表演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和关心,也表现出了滥用私刑时的凶狠和毒辣。有了充足的铺垫和烘托,才能让观众理解这个人物的行动逻辑。而到了第三部,反派为什么这么“坏”,始终缺少详细的交代和说明,使得肖央等人的表演虽然用力,却让人感觉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