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正大量囤积低成本反舰武器
路透社在9月17日的报道中指出,俄乌冲突对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对华战略产生了影响,促使美国转向囤积大量成本较低的反舰武器,以此强化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并对中国形成威慑。一位未公开姓名的导弹企业首席执行官透露,乌克兰危机让美国军事策略更加注重成本效益比,采纳了所谓“可负担的大规模”思路,即大量装备性价比高的、易于批量生产的武器来对抗潜在威胁。
美国近期加快了“快速击沉”武器的测试进程,这是一种价格亲民、能大量制造的制导炸弹,配备GPS制导组件和追踪移动目标的导引头。上月,美国空军利用B-2隐形轰炸机在墨西哥湾试验此武器,成功击沉一艘退役货船。这款炸弹由波音公司生产,导引头技术则来源于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目前仍在开发阶段。据称,“快速击沉”系统能与大量现有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结合,将其转变为精确制导武器,由美国及其盟友的飞机投放,成本效益显著。
尽管中国在反舰导弹数量上占据优势,并能在“印太地区”本土部署,但若美国加大“快速击沉”武器的生产,可能缩小双方在这方面的能力差距。有行业高管匿名表示,美军印太司令部计划储备数千枚此类武器,认为大量低成本武器集中攻击中国舰船,将对其防御系统构成重大挑战。战略设想中,美军先利用远程反舰导弹或“标准-6”防空导弹削弱中国海军目标,随后使用“快速击沉”等经济型武器实施密集打击。
然而,中国专家向《环球时报》指出,“快速击沉”战术实质上是对传统卫星制导炸弹的改进,缺乏自主动力,机动性和隐身性有限,容易被现代舰队防空系统拦截,其突防能力不及现代化反舰导弹,仅有的亮点在于低成本。此前,美国空军曾考虑使用B-1B轰炸机搭载远程反舰导弹执行类似任务,但由于库存不足,转而采取B-2轰炸机携带改造的GBU-31制导炸弹,这被视为在高端反舰导弹生产能力不足背景下的权宜之计。
此外,8月结束的“环太平洋2024”军演中,美军同样强调了“击沉”演练的重要性,CNN分析认为这是向中国发出的信号。不过,美军的“快速击沉”战术实际效能及战略意图仍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