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小银行被吸收合并超50家
9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了最新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据统计,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总数为4425家,相比2023年末的4490家减少了65家。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小银行间的吸收合并行为,反映出监管机构正积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与风险防控,促使行业走向“减量提质”。
今年以来,已有超过50家中小银行因被吸收合并而退出市场。例如,1月,兴福村镇银行获准收购两家大众村镇银行;4月,广东南粤银行完成对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的收购,并设立新分行,成为业内首例;6月,东莞农商银行与惠州仲恺东盈村镇银行的合并案,开创了农商行吸收村镇银行并改建为分行的先河,同日,辽宁农商银行的大规模合并行动也备受瞩目。
频繁的兼并重组背后,是中小银行面临的严峻风险挑战。这些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银行,往往呈现出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显示,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预警中占比较高,凸显出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针对这一状况,自2023年起,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党的二十大及后续会议,多次强调要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银行的风险防范与改革化险工作,推动其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减量提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也在今年5月发表文章,强调要加速农村中小银行的兼并重组进程,优化机构布局,强化管理,以期达到风险收敛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监管层倡导的改革策略旨在通过合并优化资源分配,改善治理结构,从而提升整体资产质量和竞争力,但同时也提醒,简单的机构数量减少并不直接等同于质量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还需注重服务特色与差异化战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8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指出,中小银行的改革重组应遵循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实施个性化策略,确保改革措施符合各地区实际经济金融情况及市场需求。这表明,未来的改革路径将是综合考量地域特性、市场需求的精细化操作,旨在构建更加健康、高效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