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处理了一桩关于代写论文的纠纷。案件中,一名高校在读博士小李,为了完成毕业论文,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一家代写服务公司,累计支付了7.5万元委托写作。然而,由于论文质量不达标,未能通过导师审核,影响了后续的盲审提交。对此,小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全额退款。法院经过审理,鉴于双方行为均违背学术诚信及社会公德,判定双方均有过错,仅判决退还一半费用。
代写论文现象在网络平台上屡见不鲜,尤其在毕业季需求激增,尽管不乏失败案例。媒体报道显示,许多学生曾因代写服务遭受损失,金额从几百至数千元不等,且往往难以追回损失,还面临被威胁公开信息的风险。代写论文不仅违反学术规定,也成为不法分子利用学生求捷径心理行骗的手段,导致学生经济受损,同时背负学术不诚信的后果。
教育部门早就明确,买卖、代写学位论文属于严重学术不端,应予严惩,包括开除学籍、撤销学位证书等措施。针对此类情况,司法机关可与教育机构及市场监管部门合作,对涉及学术不端的行为进行追溯和惩治,确保学术环境的纯洁性。
公众舆论中,对于代写论文的灰色产业并不陌生,甚至有人试图为代写者辩护,指出论文代写行业中存在的层层转包问题,实际写作者报酬微薄,难以保证论文质量。这种状况严重侵蚀了学术道德基础,破坏学术风气,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凸显出诚信缺失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切断供需两端。教育机构需强化论文指导和学术道德教育,同时改革评价体系,减少对论文数量的单一依赖,以综合评价鼓励学术创新和诚实守信。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应加强对代写服务提供者的打击力度,确保违规者受到应有惩罚,共同遏制代写论文的非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