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一个南亚国家,通常会经历热浪季节,但今年的热浪异常猛烈,自3月份以来多次侵袭,导致德里地区5月底气温飙升至前所未有的49.9摄氏度,仅三个月内就有近2.5万人中暑,全国因炎热致死人数截至6月3日已达到211人。根据印度气象部门的数据,2024年5月成为该国36年来最热的5月。
世界气象组织(WMO)将热浪列为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定义为连续五天最高气温超过地区平均最高温5°C以上的极端天气现象。这种极端状况不仅威胁人类健康,还可能导致干旱、野火等环境灾难,与山洪、空气污染等因素相互作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复合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热浪的强度、频次和持续时间预计将增加。
印度本次高温危机,除自然因素外,城市热岛效应等人为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政府建立了预警系统,高温预测准确,但在实际应对上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尤其是老化的供电、供水系统难以支撑。高温使得主要水库储水量降至五年来最低,水力发电减少,电网承受巨大压力,同时,缺乏足够的遮阴设施,大量户外劳动者直接受到高温威胁,教育设施中的制冷设备也不足,加剧了公共健康的挑战。高温对印度农业、经济及公共卫生体系产生了极大压力,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警示案例。
全球范围内,高温并非印度独有。英国、巴基斯坦和日本等国近年来均遭受极端高温影响,WMO记录显示,自去年6月开始,全球每月气温均创新高,预示着天气将更加极端。预计今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概率上升,将伴随极端气候事件,未来五年全球年均温超过1.5℃的全球变暖阈值可能性高达80%。
极端高温作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对人类健康构成多重威胁,包括由热应激引起的死亡和疾病,以及对生态系统、粮食安全和传染病传播的影响。研究预测,到2050年,气候变化将对医疗系统造成巨大负担,可能导致数千万人死亡和巨额经济损失。鉴于新冠疫情的教训,未能有效应对极端高温将带来严重后果。
气候安全关系到生态安全,需全球共同努力。首要任务是减排温室气体,加快能源转型;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极端天气预警与应对能力;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强化应急准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绿色化,减轻极端天气影响;并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倡导绿色生活。面对未来可能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提前准备,提高社会整体抗灾能力,是负责任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