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该规定于2023年12月25日通过审议,并计划自2024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此规定旨在应对网络暴力问题,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保护公民权益,维护公共利益,依据包括《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规定明确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基本原则,即源头防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协同共治,并详细划分了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在网络暴力治理中的职责。同时,鼓励行业组织加强自律,协助治理工作,为受网络暴力影响的用户提供帮助。
针对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规定要求其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信息内容管理机制,执行用户实名制,强化账号管理,制定并公开治理规则,及时响应社会关切,防范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用户制作、传播网络暴力信息的行为被严格禁止,同时禁止利用网络暴力事件进行营销炒作或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协助给此类行为。
此外,规定强调预防预警机制的重要性,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利用技术手段监测网络暴力信息,建立预警模型,及时发现并处置风险。对涉及网络暴力的用户账号将实施信用管理,视情况限制账号功能或停止服务。
在信息和账号处置方面,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需对违法不良信息立即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网络新闻信息服务、网络视听、网络直播、论坛社区等不同领域的网络暴力信息均提出了具体的治理要求。
为保护用户,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还需提供网络暴力防护功能,如设置屏蔽、限制信息可见范围等,并在发现用户面临风险时提供防护指导和救助服务。同时,建立便捷的投诉举报机制,优先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暴力事件。
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部分指出,网信办及相关部门将对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违反规定者将依法受到警告、罚款乃至更严厉的法律惩处。规定还明确了网络暴力信息的定义,以及不适用于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或合法舆论监督的情况。
总的来说,《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构建了一套全面的治理体系,旨在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有效减少和打击网络暴力现象,保护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