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健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中,强调了“无偿献血,助人利己”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官方解释。该条目指出,鉴于血液无法通过人工合成,临床用血依赖于健康公民的自愿无偿捐赠,无偿献血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还对个人、家庭乃至国家都有益处。
官方明确表示,定期且适量的献血行为对健康人群而言是安全无害的。献血标准规定:全血捐献每次为200至400毫升,两次捐献至少间隔6个月;血小板捐献则为每次1至2个治疗量,间隔不少于两周。人体的自然造血功能能迅速补充失去的血液,确保献血后不影响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国家鼓励18至55岁的健康公民参与无偿献血。献血者会获得由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颁发的无偿献血证书,部分单位还会给予适当补贴。对于需要用血的公民,只需支付血液采集、存储等费用;而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临床用血时,可享受减免政策。
血站作为非营利性机构,负责采集并提供临床用血,献血者应选择正规血站参与献血活动。
该文件还涵盖了广泛的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提倡将预防视为维护健康的首要策略,并鼓励人们主动学习健康知识,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这包括定期体检,关注生命体征如血压、体温、呼吸和心率,管理慢性病风险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维持适宜体重,均衡饮食,减少盐油糖摄入,坚持科学锻炼,限制酒精消费,以及保证充足的休息与规律的生活习惯,以此促进全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