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标志着全球扩大免疫规划(EPI)启动五十周年,也是我国实行计划免疫的第四十六个年头。尽管如此,我国的免疫规划在实质内容上已有十六年未曾扩充。近年来,业界内外频繁讨论着调整并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纳入更多新疫苗,然而对于具体哪些疫苗应被纳入,意见纷纭,未有定论。
近期,一次行业研讨会上传出消息,鉴于新生儿数量减少,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采购预算需求随之下降。我国免疫规划预算原本依据新生儿最大预期数量设定,这意味着随着实际出生人口减少,原本用于免疫规划的资金有所积累。专家们普遍认为,合理调配这些积累资金,将为免疫规划引入新疫苗创造可能。回顾历史,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逐步演进至免疫规划,并不断丰富疫苗种类,直到2007年达到“14苗防15病”的规模,此后至今,免疫规划再未扩大。相比之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款疫苗中,我国仍有4款未纳入免疫规划。
免疫规划的长期停滞,部分归咎于本土证据不足及资金筹集问题。当前,随着新生儿减少而形成的免疫规划资金累积,或许为扩大免疫规划提供了新的机遇。
免疫规划的执行,显著降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如自1995年后我国本土未报告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下降。尽管成效显著,但自2008年起,免疫规划仅在原有疫苗接种程序上做出微调,未有新疫苗加入。全球范围内,部分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在我国内覆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地区间差异显著。